東北網5月27日訊(記者 劉嘉)27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天然林地、濕地面積較大,生態環境優勢明顯,森林公園和濕地保護區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較高,主要林區空氣中負氧離子遠超國內學術界“非常清新”的標准,空氣質量優良。
據介紹,負氧離子含量的高低和分布,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和空氣清潔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中負氧離子標准濃度應大於1500個/cm3。我國現階段還沒有用負氧離子濃度評價空氣質量的統一標准,但國內學術界依照空氣中負氧離子的濃度,將空氣分為六個等級:非常清新(大於2000個/cm3)、較清新(1500?2000個/cm3)、清新(1000?1500個/cm3)、一般(500?1000個/cm3)、不清新(300?500個/cm3)和非常不清新(小於300個/cm3)。
從2007年開始,我省環保等部門在伊春市負氧離子含量進行定點、定時連續觀測,同時,還對省內部分重點森林公園、濕地自然保護區、城市綠地、水庫等開展了不定時的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森林公園、濕地自然保護區等生態環境優良區域負氧離子濃度平均在32500?39200個/m³。城市中的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區域負氧離子平均濃度均高於600個/cm3。城市中的綠地等區域負氧離子濃度大約為300?1300個/cm3。縣級城鎮中環境較好的公園、水庫、小型濕地和生態條件較好的風情園等區域負氧離子濃度平均為1500?2000個/cm3。
責任編輯:呂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