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7日訊 (記者 許俊鵬) “我的農場位於哈爾濱市依蘭縣,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是集湖羊養殖、農業種植、生鮮羊肉加工、食用菌生產、秸杆綜合利用、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農場。美麗的松花江從農場養殖基地旁邊緩緩流過……”提起自己的生態農場,農場主葛安興臉上洋溢著笑容。
葛安興在生態農場裡留影。
葛安興告訴記者,生態農場地處三姓淺灘之上,土地肥沃,水域遼闊。從生態農場建設之初便與省農科院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並聘請知名專家作為農業生產的常年技術顧問,統一品種布局,統一生產標准和流程。生產過程中實行人工和生物除草相結合,燈光滅蟲和鴨稻養種結合等科學自然的除草、除蟲的方法,保證了稻米產出過程中從選種、育種、生產、加工到餐桌的質量。
合作社還利用農作物秸杆飼喂全國最古老的羊品種——湖羊,該品種素有“國寶”之稱,在江浙被贊為“江南第一羊”。通過生態養殖,實現每一環節的可控性、安全性、科學性,保證了稻米、羊肉、食用菌質量,實現了綠色有機產品的生產品質。目前,合作社佔地20畝,建存欄6000只寒地黑土湖羊的散養基地一座。此外,合作社還投資1100萬元,建設日產量100噸的有機稻米加工廠;佔地面積10畝,投資180萬元以生產食用菌、蔬菜、禽蛋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中心;佔地40畝,投資2200萬元的農耕文化莊園正在籌建中,逐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機械化程度提高的循環經濟鏈。
在2015年11月份省農科院組織的的青年農場主培訓學習期間,葛安興通過與專家溝通,率先在依蘭縣城建立了互聯網農牧業生產平臺及APP,旨在通過互聯網模式及物聯網技術的深度整合,開展網上農畜產品認購及銷售,為市場提供安全、放心的農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