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李立忱 自己富更要帶領鄉親富
2016-05-30 09:48:3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胡春風 潘宏宇 白雲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30日訊 42歲的李立忱,是依蘭縣愚公鄉貴山村黨支部書記。他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有著中國農民特有的朴實和憨厚;他是眼光敏銳、敢想敢乾的創業者,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大步奔向美好的前程;他是一名有血有肉的基層乾部,時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頭,關心百姓疾苦。自2002年擔任貴山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積極帶領全村黨員群眾開闢增收致富新路子,被村民親切地稱為致富的“引路人”,先後被授予哈爾濱市先進工作者、哈爾濱市勞模等榮譽稱號。

  自己富不忘本為民思慮傾真情

  1993年李立忱中專畢業後,沒有選擇穩定的工作端鐵飯碗,而是選擇了自主創業。經過幾年的打拼,到2001年他已經有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勞務公司,資產過百萬,年收入30萬元,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富裕戶。

  而此時,李立忱所在的貴山村“兩委”班子處於癱瘓狀態,經濟發展滯後。為扭轉這種局面,鄉黨委曾多次找李立忱談心,希望他接手貴山村的工作,有些村民也勸李立忱領著大伙乾:你年輕有能力,見識多,接觸面廣,回來領我們乾幾年,讓我們也富起來……聽了鄉親們的話,看到村裡的現狀,李立忱感到一陣陣心酸,他決心回村裡帶領大伙致富。

  2002年,李立忱不顧家人的反對,回村參加選舉,以滿票當選貴山村的黨支部書記。面對全村的父老鄉親,他說:“大家信任我,選我當村官,我一定要全力做好這個村官,我一定要改變咱村面貌,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貴山村可是當時全鄉有名的“保守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全村19000多畝土地,1300多口人,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大多數村民不思進取,得過且過,農閑時間喝小酒打麻將,懶散懈怠,發展意識落後。這樣一個不容樂觀的現狀要如何改變?

  興水利建大棚脫貧致富挖窮根

  想致富怎麼辦?李立忱首先盯上了村裡的土地。可是村裡19000畝耕地中有7000餘畝土地是低窪地塊,每逢雨季積水成災形成內澇,大部分地塊顆粒無收。李立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決定先治水。他跑鄉裡,進縣裡,經過不懈的努力,從上級爭取來20餘萬元資金,同時組織農民自籌資金8萬元,又自掏腰包2萬元,帶領村民們一起興修水利。經過大家的努力,全村修成壕渠10公裡,下涵洞50餘處,有效地解決了農田內澇積水問題。他又請來專家,研究土地地勢,對3000餘畝大田進行了旱改水,僅此一項每畝地就增收400餘元,當年鄉親們就得到了實際效益。

  隨著農村改革發展,李立忱覺得全村百姓要往更高處攀,必須更新觀念,走產業化發展的路子。李立忱外出考察後成立玉米專業合作社,引進高產優良品種,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同時還投資260萬元建設烘乾設備,義務為全村村民烘乾糧食。

  李立忱不斷琢磨致富路子,他決定發展棚室蔬菜,帶領村裡人對大棚蔬菜種植的細節跑市場、做調查、研究銷售策略,他還多次到省農科院和吉林省農科院找專家求教。剛開始時村民都不認可,他自己拿出3萬元帶頭建起3個大棚,並請來專家現場指導,讓村民前來聽課。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3個大棚當年收入12萬元。看到了收益,農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全村有16戶村民加入大棚蔬菜種植。李立忱還協調信用社給種植戶辦理貸款,聘請專家保證種植品種的質量。李立忱又開始找市場,搞推銷,憑著“純綠色、無公害、無污染、講信用”的經營思路,為村裡的大棚蔬菜打開了銷售市場。如今,村裡的大棚種植逐漸形成特色品牌,年收入達98萬元。在他的帶動下,村裡相繼引進萬壽菊、赤芍、板藍根等經濟作物,改變了村裡傳統的種植結構,徹底讓貴山村的百姓打了個翻身仗。

  治環境建新村幸福生活暖民心

  經濟上去了,百姓兜裡有錢了,但李立忱心裡還有更大的“理想”:讓貴山人也能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他是個急脾氣,說做就做,采取到上級爭取一點、幫扶單位支持一點、集體中拿出一點、動員大戶贊助一點的“四個一點”辦法,多方籌集資金近百萬元用於村屯建設。幾年來,共硬化通村路15公裡,村內路15000平方米,配套修建路邊溝6000米,為村裡安裝上嶄新的路燈。投資36萬元打深水井及淨化設備,鋪裝主管線,解決群眾吃水難的問題。改造泥草房80戶,中心屯住房磚瓦率達到90%。

  經濟好了,環境變了,李立忱沒有忽視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村裡建了閱覽室,又投資24萬元新建了2000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動廣場,安裝了十幾套健身器材,使農民在農閑之餘有健身娛樂的場所,極大地豐富了村民業餘生活。如今村裡打麻將的、喝小酒的、夫妻吵架的越來越少了,村民們去圖書館看看科學種田的書,到網上查查致富新項目,村裡的民風變得越來越好了,村民生活變得更幸福了。

  李立忱沒有滿足,他為貴山村制定了更長遠的規劃:到2020年改水田達到7000餘畝,建成中藥種植基地3000畝,產值達到1200萬元。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

【專題】黑土地新英雄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