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1日訊 記者從大慶各大醫院了解到,去年是羊年,選擇在當年生孩子的產婦明顯減少,再加上從今年起國家全面實施『二孩』政策,致使從今年春節過後,大慶各大醫院迎來了『猴寶寶』出生潮。隨著『猴寶寶』紮堆降生,不僅使婦產醫院醫療資源緊張,也催熱了孕嬰經濟。
月嫂、嬰嫂預訂量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
小劉的媳婦預產期是今年7月末,眼瞧著媳婦要生了,他想得趕緊去僱個月嫂,可連著跑了幾家家政公司,都沒僱著。他直後悔沒早些預訂。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由於生孩子的特別多,月嫂、嬰嫂十分搶手,有的家政公司的預訂單都排到12月份了。
『今年月嫂、嬰嫂的預訂量得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黑龍江惠澤家庭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雅麗對記者說,去年生孩子的不是很多,市場對月嫂、嬰嫂需求量不大,今年卻一下爆發了。不光級別高的月嫂、嬰嫂是『一嫂難求』,就連初級的也很搶手,現在公司裡月嫂、嬰嫂一共有400多人,可人手還是不夠用,公司正在抓緊培訓新人。
由於市場需求量大,月嫂、嬰嫂的薪金也整體上漲。
李雅麗告訴記者:『我們公司最高級別的月嫂,去年的薪水是每月9200元,今年則漲到了每月9800元;初級月嫂的薪水也從去年的每月3200元漲到了今年的每月3800元。』
受產婦紮堆生孩子的影響,催乳師今年也非常忙。
『今年比去年忙多了,過完年以後,基本就沒有閑的時候。』乾了10多年催乳師的高女士對記者說,像她的同事有專門做開奶的,最多一天能給七八個產婦開奶,與去年同期比,平均一個月能多掙上千元。
孕嬰產品市場昇溫千元待產包熱銷
5月29日,記者在一家孕嬰店碰到了懷孕35周的趙女士,她拿著一張長長的購貨清單,正在采購待產用品。清單上,除了奶瓶、奶粉、尿布濕、產褥墊等必備品,還有吸鼻器、安撫奶嘴、嬰兒洗衣皂、手口濕巾、腰凳、束腹帶等用品。
趙女士說:『我家老大都6歲了,除了幾件小衣服還能給老二揀著穿,其他的基本上都得重新買,光這個待產包買全了就得1000多元。』
店主告訴記者,今年的生意比去年好做,雖然孕嬰產品的價格保持去年的水平,但銷量上來了,這種千元待產包哪個月都得賣出去幾筆,店裡的銷售額也比去年高出一截兒。
隨後,記者聯系了幾家大型孕嬰專賣店,店主都表示,今年進店人數的確比去年多,為新生兒一次花幾百元、上千元的顧客也不在少數。可以說,去年孕嬰產品市場經歷了一個『寒冬』,今年則迎來了回暖期。
商家預測孕嬰市場將迎來好行情
『估計明年月嫂、嬰嫂的需求量會更大。』李雅麗說,由於去年市場格外『冷』,公司特意領著員工到外地旅游放松。然而她發現,去年有很多人提前預訂了今年的月嫂,因此她預測今年月嫂的需求量一定會大增,於是提前做了准備。旅游回來之後,公司專門進行了人員儲備,並且加強培訓,以應對今年的需求高峰。李雅麗還表示,由於今年全面實施『二孩』政策,現在備孕的就有不少人,因此她對未來3年的市場前景很有信心。
一些孕嬰店及早教機構的老板也表示,今年市場釋放出了向好信號,他們會根據市場需求考慮擴大店面,迎接新一輪的嬰兒潮。可見,未來幾年孕嬰市場都被大家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