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孫國良:『聽黨的話,種好地產好米!』
2016-06-03 08:09:3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新英 張長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孫國良回憶起和總書記在一起時,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黑龍江日報記者劉心楊攝

  黑龍江日報6月3日訊 “總書記和我握手,我激動得兩手都握上了!總書記體驗插秧機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總書記關心農民和糧食,我聽得最真亮!”說起這些,撫遠市玖成水稻種植合作社社員、通江鄉東安村村民孫國良臉上寫滿自豪。

  5月25日下午,記者在位於撫遠市通江鄉東安村的玖成水稻種植合作社育秧生產車間外見到孫國良時,他還是前一天見到總書記時的那一身工作服。孫國良說,和總書記嘮家常說種田,一點都不緊張,總書記很平易近人。

  孫國良今年52歲,種了30多年的地。這次見到習總書記,真切感受到了總書記對種田人的關懷。“總書記問我家裡有幾口人,有多少地?我說,我家有五口人,11?地。看到水稻種植合作社有農技專家當指導,我一百個放心。我是帶地入社的,聽合作社的指揮,實行綠色種植。”

  孫國良回憶說,他和總書記一邊走、一邊聊。沒想到總書記見到田邊的插秧機,竟非常感興趣地一個箭步登了上去,他也跟著一起上了插秧機,給總書記講解這個能測深施肥的高速插秧機的操作方法。

  對合作社的事情了如指掌的孫國良,是玖成水稻種植合作社的綠色種植理事,合作社裡有18?地歸孫國良管理。能當上理事,全因孫國良是個種地能手。孫國良說,他家以前都是旱田,種大豆時間長了,不換茬地力跟不上,一?地僅化肥農藥就得投入1400~1800元,到秋收成還是不好。2011年,他隨大流兒將旱田改成水田,開始嘗試種水稻。當時育苗的方法特別“土”,一大袋子水稻種子放水裡泡上,捂出芽之後就往地裡揚。

  “種了30年地,現在開始從頭學,種地真得講科學,綠色種植這條路對勁兒!”孫國良說,“合作社的水稻都是綠色種植,化肥、農藥、除草劑限制使用。以前種田靠農藥化肥催,稻田裡哪還有活物。現在你聽聽,田裡能聽到青蛙呱呱叫啦!今年還要試驗種鴨稻,就是在水田裡養鴨子,養殖種植一擔挑,我那1100只鴨子馬上就到水田裡‘上崗’了!”孫國良說,前一天總書記聽了他的這些話,連連點頭。孫國良告訴記者:“我的鴨雛都買好了,用稻田養鴨除蟲、除草,用鴨糞做肥料。稻米在網上早就被預訂光了!等試驗成了,想辦法能給總書記嘗嘗就好了。”

  孫國良說,他記憶最深的還是總書記關心糧食安全。“我覺得我能做的就是聽黨的話,種好地,產好米,讓咱的米袋子服務好中國人。”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

【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黑龍江考察調研重要講話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