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搜 索
高考最後衝刺階段 家長切忌嘮叨不休 關心過度
2016-06-03 15:52:35 來源:東北網綜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16年高考臨近,考生和家長都進入了緊張的備考狀態——考生拼成績,家長拼後勤。作為家長,在這種情況下,更要保持一種平常心態過平常日子,注意引導孩子進行壓力的紓解。建議考生家長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忌如臨大敵

  高考前期,家長身上表現出的“考試焦慮癥”,不僅會直接感染孩子,而且會使家長自己失去冷靜,要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迎接考高是最好的。如果家長一反常態,當孩子在家時故作沈默,或者提早作息,可能令孩子不習慣。所以家長們必須首先保證自己情緒的穩定,注意用自己的積極樂觀去衝淡孩子心中的緊張不安。

  二、忌嘮叨不休、關心過度

  家長在家裡還要適時鼓勵孩子,但不要老是把“我相信你,你一定行”這些話掛在嘴邊,更不要用“要為父母爭口氣”等言語刺激孩子,過分的叮囑只會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家長不要過多地乾涉孩子的行為,要給他們一個比較寬松的復習環境。

  也不要對孩子說其他學生學習如何好如何勤奮的話,這樣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同時不要給予孩子過分的關心,那樣會給孩子更大的壓力,對孩子精神上的關心和物質上的關心都要適度。

  三、不要給孩子定目標

  每年高考題目難易程度都是不一樣的,家長不要硬性地給孩子制定一個分數目標並讓孩子去完成。

  不要規定孩子一定要考哪所學校,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每年都有很多考生的志願完全由父母一手填寫,孩子只是照抄一遍而已,可真正上了大學之後纔發現自己對這個學校這個專業並不感興趣,結果造成了子女對父母的不滿甚至埋怨。

  四、不要執意送孩子上考場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家長千萬不要送孩子上考場。一位落榜的考生說,想起爸爸媽媽站在烈日下等著我,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腦海裡頓時一片空白,什麼也記不起來了。

  五、家庭環境或氣氛的改變不宜過大

  家庭環境或氛圍的改變不宜過大,衣食住行都保持原樣未嘗不可,可以讓孩子適當地看看電視、聽聽音樂或逛逛街。

  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在飯桌上和孩子開開玩笑,這也是減壓的方法。以“多聽少說”的辦法來保證親子溝通渠道的通暢。交流前要“備課”,交流不要太頻繁,交流中不要老是過問孩子的成績,可以采取書面交流的形式,不僅效率高而且效果也好。

  六、飲食方面:忌大補特補盲補

  最後備考階段,考生飲食衛生與安全比盲目進補更重要,家長只要做到注意飲食衛生,遠離油炸、辛辣食物、生冷海鮮以及冷飲,保證考生一日三餐均衡合理即可。

  這個時期,在保證均衡合理的飲食外,父母最好關心多一點,嘮叨少一點,傾聽得多一點,說得少一點,笑聲多一點,冷臉少一點。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盡量找好笑、好玩的事情跟孩子聊天,分散ta對學習的注意力、減輕ta的壓力。

  近期,為了讓孩子以最好的姿態迎接高考,家長們都費盡心思,部分家長實施“補腦計劃”——不惜代價找各種門路高價購買俗名“聰明藥”或“興奮劑”的精神類藥物,期待孩子服用後在短時間提高成績。

  “聰明藥”也可稱為“興奮劑”

  其正名叫“利他林”,是精神類藥物,帶有較強的興奮作用,比如打一針就可讓人精神興奮,最多可達7個小時,是用於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動癥的神經類藥物。此藥可讓人興奮,但不可能讓人變聰明,如果給正常人吃,其大腦皮層高度興奮後,可能出現面色蒼白、睡眠困難、躁動不安,反而難以集中精力,而且還存在一定成癮性。

  如此一來,此藥能讓人變聰明,能提高成績一說就純屬謬論了。因此,家長千萬別拿孩子的健康做考試取勝的籌碼。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為夢想加油——2016年高考專題

【專題】直擊2016龍江高考——東北網全媒體即時播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