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5日訊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還向赫哲族代表詢問起了赫哲族同胞的生產生活情況,並轉達了他對大家的祝願。當時,作為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中心校小學教師劉蕾在發言時熱情邀請總書記到黑龍江來看看。而今,令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黨支部書記尤明國喜出望外的是,時隔兩個月,總書記真的來到了黑龍江,而且來到了八岔村,由他負責給總書記介紹八岔村的情況。
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村支書尤明國。
在八岔村活動中心,記者見到了身穿深藍色夾克的尤明國,即使沒有身著本民族服裝,但魁梧的體魄和國字臉已凸顯他的赫哲族特征。“總書記一到八岔村活動中心,我就向他詳細介紹了村裡的生產生活情況。我們還在村活動中心用展板展示了八岔村2013年洪水前後對比圖、村基本情況及發展規劃、基層組織建設。”知道自己平時說話語速稍快,當時他在介紹情況時還特意把語速放慢了一些。他感慨地對記者說:“總書記這麼關愛少數民族,一定要讓他聽得清楚,看得明白。”
目前,八岔村全村198戶,502口人。有著自強不息精神根脈的赫哲人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除打魚外,還開始發展種植業、養殖業。
村民現在以大豆種植和捕魚為主,同時,發揮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和著名的“四泡一河”貫穿全村的優勢,積極發展旅游業。
“總書記說他是第一次到赫哲族居住的地方來,於是我最初想向他側重介紹一下赫哲族轉產後的發展情況,未曾想總書記對2013年8月八岔村遭受特大洪水災害後的重建情況很關心,想要重點了解。”對此,尤明國心頭湧上暖意。對於當了20多年村支書的尤明國來說,他就像八岔村20年的大記事一樣,樁樁件件都記在心坎上。尤明國告訴總書記:“特大洪災使全村家園被毀,在黨和政府關懷幫助下,很快戰勝災害,家家住上了新房,生產生活有了新發展,收入水平有了新提高。”他說自己介紹情況時就站在總書記身邊,咫尺之間,看到了總書記目光中流露出的欣慰之情。
記者一邊聽尤明國的介紹,一邊從展板的照片中看到了航拍記錄下的當時村裡受災時的情景。水漫村落,若不是露出房頂和樹尖,看上去就像是一片稻田。在尤明國看來,這場災難是對全村人的考驗,激起了他們的斗志,每一個赫哲人都想像“莫日根”一樣,為周圍的人帶來福祉,用生命保衛自己生存的這片土地。
站在八岔村中心廣場的位置環顧四周,進入記者視野的是簇新的樓房排成行,佔地600平方米文化中心大樓拔地而起;村主乾道路全部硬化並安裝了路燈;農家書屋、休閑廣場,民族舞蹈隊、籃球隊紛紛亮相。村口矗立著篆刻有“烏日貢廣場”字樣的巨石,而“烏日貢”是吉祥快樂的寓意。
這幾年,尤明國帶領村民走上多業並舉的多元經濟發展新路,資源優勢、民族優勢和生態優勢日益顯現,昔日的小村落“涅槃重生”。尤明國告訴記者“當總書記了解到赫哲族雖然人口較少,但生活欣欣向榮,後代健康成長,文化代代傳承時,為我們感到高興。他心裡惦記著每一個少數民族。”
對於八岔村未來的發展,尤明國心裡已規劃好了藍圖,調優種植結構、培育特色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當然,他也清醒地認識到,藍圖一定要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