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重點回應群眾關切托住民生保障底線
2016-06-07 11:13:3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愛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省考察調研時指出,黑龍江歷史包袱沈重、民生欠債較多,現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越是困難時期越要保民生,使廣大群眾生活得到改善。他強調,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托住這個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體現了他的為民情懷和對黑龍江發展的殷切期望,為黑龍江省今後突出重點,切實解決好民生問題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們社科理論工作者提出了重大選題。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明確責任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承擔責任,像抓發展一樣紮紮實實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並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要做到長遠有規劃,年度有計劃,一級抓一級,年年有進步。我們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在精准扶貧上要實事求是,注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防止追趕脫貧時間、攀比脫貧數字傾向,真正使脫貧成效經得起時間、歷史、人民檢驗。這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扶貧工作,也是針對整個民生改善甚至整體工作提出的要求。二是財政等公共資源配置使用要向民生領域傾斜,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要保住,切不可隨意擠壓。突出強調了政府在民生支出保障上的責任。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突出群眾關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突出重點,針對群眾最關切的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脫貧等問題發力。一是就業保障問題。應該說,黑龍江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對就業的影響正在加深加速,特別是產能過剩的煤炭鋼鐵等重點行業、煤城林區等重點地區、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可能會出現規模性的失業風險。要努力確保就業大局穩定,就必須積極穩妥做好化解過剩產能中職工安置工作和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以黑龍江林區為例,大多數地區都處於產業轉型不到位、新興接續替代產業尚需培育成長的特殊『空檔期』,也是社會風險集聚的『危險期』,從國家層面加大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後林區職工生態移民安置、轉崗工人再就業資金補償以及重體力勞動者提前退休政策性補償,是切實保障民生,化解社會風險的現實可行之策。二是住房保障問題。黑龍江保障性住房任務全國最重。森工、農墾三年會戰成效顯著,但餘下的一部分危房現在解決乏力。煤城雖然獲得支持力度相對大一些,但保障性住房基數大,任務相當繁重。三是養老保障問題。黑龍江養老負擔系數全國倒數第一,一個勞動年齡人口要撫養7個人,當年工業化成本的國家補償尚未到位。全國『六普』數據顯示,黑龍江的老齡化速度遠高於全國,解決養老保障迫在眉睫。黑龍江省委正是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的要求,努力補齊民生短板,保障民生鏈正常運轉,確保社會和諧穩定。通過編織好穩固社會保障網,走出一條基本民生得到改善、小康民生全面實現、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的新路子。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完善決策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時突出強調,出臺政策措施要深入調查研究,摸清底數,廣泛聽取意見,兼顧各方利益。政策實施後要跟蹤反饋,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完善。要加大政策公開力度,讓群眾知曉政策、理解政策、配合執行好政策。這是對完善黑龍江省公共政策決策機制,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提出了具體的、更高的要求。一是規范決策程序。任何一項涉及民生保障的公共政策制定都必須按照科學嚴謹、公開透明的程序,深入調查研究,並做好向公眾的宣傳解讀,努力兼顧各方面利益,爭取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完善第三方評估機制。應特別重視和發揮新型智庫的作用,建立制度化、常態化、科學化的公共政策第三方評估機制,強化決策的風險評估和決策跟蹤反饋,使其作為完善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抓手,並確保第三方評估的專業性、獨立性和權威性,以此推進政府管理方式創新,提高政府公信力。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不斷深化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動力。要加強對民生領域改革的研究,不斷深化改革,為保障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這是為社科理論工作者提出的重大課題,也是改革向民生領域深化,提昇改革質量的重要標尺。一是要構建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將公眾關切的戶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公立醫院改革、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等,作為確保公眾享有發展紅利的重中之重;二是要提昇改革的質量,切實保證各項改革都能滿足公眾的願望與期待,切實保證改革的落腳點能夠讓公眾的利益得到保障,讓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保護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環境就是民生。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全面保護好重點林區、重點草原和重點濕地,使黑龍江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好。要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守住生態環境的生命線,對於造福黑龍江人民、全國人民乃至周邊國家人民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實現綠色發展,除了優化綠色發展的空間格局、構建綠色發展的產業體系以外,倡導綠色生活方式也同樣至關重要。一是應加強綠色生活方式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對策研究;二是要大力培育綠色環保類社會組織,鼓勵公眾參與綠色志願服務;三是引導公眾樹立綠色發展、共建共享的理念,倡導使用綠色產品,使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居住成為人們的自覺意識和自覺行動,使自然、環保、節儉、健康的綠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風。

  (作者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奮力走出黑龍江全面振興新路子

【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黑龍江考察調研重要講話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