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饒河因一曲《烏蘇裡船歌》蜚聲大江南北 提振開發開放特色優勢
2016-06-13 11:02: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6月13日訊 饒河,又因一曲《烏蘇裡船歌》蜚聲大江南北。如今,饒河是國家級生態示范縣、中國十佳宜居縣、國家一類客貨運輸口岸縣、國家興邊富民工作重點縣、國家級東北黑蜂自然保護區、國家珍貴毛皮動物良種繁育基地、歐盟有機食品組織認定的有機食品生產基地。

萬畝高效有機水稻基地全景圖(後期)。

口岸航拍。

  按照全省深入實施“五大規劃”、發展“十大重點產業”和雙鴨山實施“四大產業區”的戰略部署,饒河縣集中力量大上產業項目,走出一條綠色振興之路、開放振興之路、特色振興之路。

  走綠色振興之路

  堅持“減玉米、增水稻、穩大豆、擴其它”,擴大綠色有機作物面積,延長產業鏈條。將整體產業結構由種植業為主向養殖業、加工業調整均衡發展。重點推進中國轉業軍人福利基金會10萬只絨山羊養殖;中順稻米加工的下游產品,碎米釀酒、飼料加工、畜牧養殖項目;大頂子山米業的下游產品,米糠油生產、飼料加工項目。全力引進大集團,使產業快速提檔昇級。已與黑龍江烏蘇裡江能源開發集團公司合作開發秸稈、稻殼,氣化、發電、炭基肥聯產項目,正在推進北京匯源集團糧食加工及養老地產、北京聞天下農產品基地、廈門糧貿集團儲運加工等項目。在產業項目建設中,不僅重視種養加的融合發展,同時更加注重多元素、多功能建設,使之產生綜合效益。在萬畝水稻基地項目建設中,融入了園藝采摘、科技展示、觀光休閑功能;在口岸系列基礎設施建設中,融入休閑購物、俄羅斯風情等元素;在漁業繁育放養項目建設中,融入水上游藝、農業休閑體驗功能等,使之在產業融合過程中產生最大的綜合效益,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將糧食等地產品精深加工率由現在的不到5%提高到50%以上,實現對“原字號”的深度開發。


 

大頂子山遠眺。

中俄文化交流中心。

  走開放振興之路

  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加快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鐵路、機場、江橋、高等級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立體交通網,為外經貿發展提供有力支橕。建設蔬菜出口基地。依托中俄互市貿易區和兩個產業園區,全力引進、扶持和培育外經貿實體企業,北京二商集團互市貿易區經營及外經貿產業項目、大慶薩莎集團對俄蔬菜出口項目的蔬菜出口基地今年年內將達到1500畝,加快聖邦國際物流園區項目建設。建立綠色通道,年內實現果蔬等產品批量打入俄羅斯市場。做強互市貿易區。饒河縣互市貿易區可銷售俄羅斯商品2000多種,在互貿區內進行俄羅斯商品加工、分裝業務。預計年可加工提拉米蘇、面包等商品50噸,分裝冰激凌、面粉等商品5000噸,提高產品附加值5000萬元。建立“境內境外農業自貿區”。投資3000萬元建設自貿區,進行農業種植、農產品銷售、大型農機具通關、糧食返銷售、發展養殖業等。目前,我們即將在俄哈巴和濱海邊疆區取得50萬畝的土地種植權,下步准備在俄建立年存欄50萬頭的養豬場,未來三年將達到年存欄300萬頭。我們將多措並舉,注重實效,全面提昇對俄經貿水平、開發層次、開放水准,提高外經貿產業對縣域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和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

  走特色振興之路

  發展黑蜂特色產業。利用東北黑蜂的唯一性和產品得天獨厚的品質優勢,正在與上海光明集團合作進行的黑蜂產品深度開發,力爭盡快使饒河東北黑蜂進入國內一流品牌行列,帶動產品品牌和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專業口岸。抓住俄哈巴、濱海邊疆區等地果蔬、豬肉市場缺口,做好肉類、蔬菜、大米、中草藥等對俄出口基地建設,其中未來3年內蔬菜出口基地達到5000畝,蔬菜年出口規模達到2萬噸,做大地產品出口,把這一真正直接富民強縣的產業發展好。建設中藥材基地,將饒河口岸打造成進口俄羅斯中藥材的專業口岸。俄羅斯天然中藥材資源豐富,有刺五加、五味子、人參、白蘚皮、穿地龍等中草藥300餘種,黑龍江省經濟技術聯合發展總公司已與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達成合作意向,在饒河建立中藥材基地,加工銷售俄羅斯中草藥,預計年可加工銷售中草藥500噸。打造國際生態文化旅游強縣。按照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思路,把文化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靈魂要素,打造出一條文化與旅游、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互助發展的歷史文化特色振興之路。深度開發兩個市場、兩個資源,建設“烏蘇裡船歌百裡黃金旅游帶”,著力打造全域5A級國際生態文化旅游景區。依托烏蘇裡江饒河縣境內128公裡資源核心,以純淨界江、赫鄉世界非遺“伊瑪堪”兩大世界級旅游資源為引領,以烏蘇裡江國家濕地公園、國家級東北黑蜂自然保護核心區、大佳河國家自然保護區(擬申報)、東北虎國家公園(擬申報)、國家對俄一類客貨口岸、珍寶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六大國字號旅游資源為支橕,以赫哲聖山大頂子山、玄武岩石林地貌喀爾喀山省級地質公園、中國最美濕地——千鳥湖濕地、現代萬畝綠色有機農業觀光園等資源為補充,構築饒河旅游“一城、一江、五區”整體發展格局。“一城”:饒河縣城,打造集歷史文化游覽、休閑度假、旅游接待服務、口岸貿易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東極地區旅游服務集散中心、城市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和旅游休閑度假中心。“一江”:烏蘇裡江,深入挖掘烏蘇裡江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實施界江島嶼開發,打造界江游線節點,豐富界江游覽內容,設計特色游船產品,構築界江景觀自駕陸路廊道和烏蘇裡江水上觀光廊道。“五區”:構築文化、濕地、森林、口岸、農業五大旅游功能區。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