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 五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2016-06-14 07:47:3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黑龍江日報評論員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要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創新鏈和資金鏈對接,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調研時,再次強調創新驅動的『基點』作用,要求我們把創新鏈與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對接,就是要把創新貫穿轉方式調結構的每一鏈條、每一環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經濟新常態下,依賴資源、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支橕經濟增長和規模擴張的老路已越走越窄,亟須更多依靠創新驅動、從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尋求根本性轉變。『努力走出一條新形勢下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新路子』,如何回答好這一時代命題?對我省來說,就是抓住創新這一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堅持問題導向,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創新活力,創新實施『五大規劃』,加快發展十大重點產業,著力建設『龍江絲路帶』,敢破敢立、敢闖敢試,勇闖新路。

  萬峰磅礡,必有主峰。轉方式調結構是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是萬峰中的『主峰』。轉方式調結構,最終要靠創新引領。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改造昇級『老字號』的創新之路是堅持創新促昇級、擴量調結構,用先進適用技術提昇傳統產業,深度開發『原字號』的創新之法是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資源精深加工比重,增強市場競爭力,培育壯大『新字號』之道是發展新產業新產品,培育增長新動力新動能,實現發展動能轉換。後來居上、彎道超車,關鍵就看我們能否在創新驅動上有所作為。

  總書記總結制約黑龍江發展的主要因素:產業結構偏重、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纔偏少。療『三偏』癥,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是不二法門。舟循川則游速,人順路則不迷。認清『三偏』,突破『三偏』,要把創新擺在『基點』的重要位置加以推進,為經濟提質增效、持續健康發展引來源源不斷的動力。針對產業結構偏重,就要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減乘除』並用,優化產業結構要素配置,完善供給體系,提高供給質量,減少無效供給和低端供給,通過技術、產品、業態、營銷、管理等方面的創新,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工藝水平,有效提昇其供給品質,促進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針對民營經濟偏弱,就要多方施策,把創新『放』出來,幫助民營經濟不斷挖掘和形成新的增長點,使民營經濟身強力壯,成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力量。針對創新人纔偏少,我們要大興識纔愛纔敬纔用纔之風,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纔,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纔,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纔,聚天下英纔而用之,構建具有競爭力的人纔制度體系,讓『最強大腦』的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杆,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突出創新驅動,『驅動』是關鍵點,就是要建立一個傳導機制,把著力點和落腳點真正聯動起來,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分析我省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總書記提出的『三長三短』要求進行調整的十大重點產業,可以看到,這些重點產業所蘊含科技創新的空間和潛力十分巨大。譬如,有『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美譽的機器人產業,我省依托機器人研究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地位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業,進行研發制造,目前在國內機器人行業掌握了話語權,人纔和科技紅利正在釋放,可以預期,將促動向『龍江智造』的跨越。我們要通過創新培育更多的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優勢的引領型發展,讓創新實實在在地轉化為新產品、新項目、新產業,讓實體經濟在創新中得以發展壯大。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是一串串珠鏈,用『鏈式思維』這根線,串起創新鏈、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使它們相互交織、相互支橕,發揮創新鏈的牽引力量,實現創新鏈的價值。創新又是『滿天星斗』,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改革只在一個環節或幾個環節搞是不夠的,必須全面部署,點亮星光燦爛的創新前景。路靠人開,鋼用鐵煉,創新要有『橫下一條心』的愚公之志,以革故鼎新的魄力構建發展新體制,以創新驅動的戰略打造發展新引擎,樹立打贏攻堅戰的決心,敢於經歷陣痛的磨難,必將開啟我省經濟的振興勝勢。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黑龍江考察調研重要講話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