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19日訊 “要乾事創業就要有好的作風,特別是領導乾部作風要過硬,解決好精神狀態問題。領導乾部要有乾事創業的精神狀態,就要有好的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和3月7日參加全國人大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都提出要改進乾部作風的要求,可見改進乾部作風對龍江振興發展之重要。乾部作風決定事業成敗,有好的作風纔能闖出新路子。我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的殷殷之意,入腦入心見諸於行動,以作風建設為抓手提振精氣神。
實現龍江的全面振興發展,既有客觀上的制約因素,更有主觀上的差距和不足。精力不集中、能力跟不上、工作不落實等問題,在一些乾部當中還比較突出。存在著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的平庸心態,存在著事事為個人著想、處處斤斤計較的私心雜念,存在著一遇到問題就躲、一真碰硬就回的畏難情緒,存在著解決問題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本領恐慌。這些作風方面的問題,與龍江全面振興是格格不入的。全面振興,也是勇闖新路、大破大立的過程,光有智慧不行,四平八穩地乾也不行,更需要一股闖勁,一種精氣神。
改進作風,首先要勤於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新問題每時每刻都在出現,而且多數又是我們過去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不論是新問題還是老問題,不論是長期存在的老問題還是改變了表現形式的老問題,要認識好、解決好,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強我們自己的本領。增強本領就要加強學習,既把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又在實踐中增長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省受計劃經濟影響較深,進入市場經濟時間較晚,和發達地區相比,領導乾部在市場經濟、企業管理、資本運作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更需要增強本領的緊迫感,在學習上下一番真功夫、實功夫、苦功夫,不斷提高推進振興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改進作風,就要解放思想、敢闖新路。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闖出一條新路,必須先解放思想。一直以來,制約我省發展的突出問題是體制機制不活、市場化程度不高、發展環境不優。
其思想根源就是受舊觀念束縛,思想不解放,裹足不前,不願去試不敢去闖,找不到突破的方向,拿不出創造性的舉措。總書記指出,東北發展,無論析困境之因,還是求振興之道,都要從思想、思路層面破題。就是要求我們滌蕩思想裡的消極性、被動性、習慣性,增強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解放思想之匙打開龍江振興之門。解放思想是個過程,沒有休止符,闖新路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要敢闖敢試,要允許試錯出錯。如是,纔能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內生動力。
“越是困難大、矛盾多,越需要埋頭苦乾的真把式,雷厲風行的快把式,追求卓越的好把式,而不是坐而論道的假把式,拖拖拉拉的軟把式,弄虛作假的歪把式。”總書記的話,語言犀利,醍醐灌頂。改進作風,就必須要求真務實。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做好工作的風向標。求真務實,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問題意識。對領導乾部而言,看不到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不解決問題是最大的失職。要腦子裡始終裝著問題,始終圍繞問題研究思路、拿出對策,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推進發展。龍江振興發展的大政方針已經明確,當前的重中之重就是心無旁騖抓落實,做到說一件、乾一件、成一件。如果還是左顧右盼、忽忽悠悠,再抓不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那就是對龍江人民的不負責任,就會愧對黨中央的關懷和期望。
改進作風,就要清正廉潔。“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這段官箴曾是歷史先賢的為官准則,放在今天看,同樣具有時代意義。領導乾部只有清正廉潔的作風,吏纔能畏,民纔會服,纔能形成良好的政風民風。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的,“自己不檢點,不清爽,不乾淨,讓人家在背後指指點點的,怎麼去要求人家啊?沒法說,說了也沒用啊!”領導乾部不僅要管好自己、管好班子、管好隊伍,也要管好親屬子女、管好身邊工作人員。
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乾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而看待乾部,就看是不是真抓實乾、敢於碰硬、攻堅克難,是不是敢於擔當、善於擔當、體現擔當,是不是優化服務、提高效率、注重實效。龍江的全面振興,已經站在一個全新的起點上,越是闖關奪隘,越是要有優良作風。各級領導乾部要時刻緊繃作風建設這根弦,把心思集中在“想乾事”上,把本領體現在“能乾事”上,把目標鎖定在“乾成事”上,以優良的作風,促政風帶民風,提振全社會的精氣神,為龍江全面振興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