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20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調研時指出,要以“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推動龍江深度開發“原字號”,實現轉型發展。可以說,這是總書記為我省優化產業結構指明了具體路徑、開出了具體藥方,尤其是對我省“油城”、“煤城”、農業主產區的振興發展給出了“金鑰匙”。這把“金鑰匙”的核心含義,就是要依托優勢資源,深度開發“原字號”,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資源精深加工比例,增強市場競爭力。
今年3月,省委書記王憲魁在省管主要領導乾部專題研討班上,歸納總結出我省自然資源、發展基礎、後發競爭“三大優勢”和結構性、資源性、體制性“三大短板”。過去人們常說,黑龍江有如何如何的資源優勢,為什麼省委書記把資源性列為短板,其中包含了“時”和“勢”兩個大的方面。其一,石油、煤炭等資源步入衰退期,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新的替代產業還沒有形成,這是發展進程中特殊時間點造成的。其二,就在於我省的資源“原字號”特征明顯,“油煤糧木”作為我省重要的四大資源,為國家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就黑龍江自身經濟發展而言,長期以來精深加工不夠、產業鏈不長、附加值不高,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
七臺河是我省煤化工產業最為集中、佔比最高的城市,煤化工企業也都在經歷著度難關、求生存、保發展的產業“寒冬期”。但是,我們看到,在煤炭行業“黃金十年”結束之後,在經濟下行的強壓力下,像寶泰隆、隆鵬這樣的民營煤化工企業能夠生存下來,並保持一定的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產業鏈相對較長,有效地提高了企業抵御市場風險能力。這也從實踐的角度證明了總書記提出的以“煤頭化尾”為抓手、延伸產業鏈條、增強市場競爭力的路徑選擇的正確性。
但是,有了“金鑰匙”,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還僅僅是個開始。好比一部車,你拿到了車鑰匙,還僅僅是第一步。你還要知道車子在哪裡,車況怎麼樣,車子以前出過什麼毛病,行駛的前方路況如何,行進過程中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怎樣的應急預案,而最重要的是你的駕駛技術怎麼樣?
習近平總書記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作說明時強調,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光有立場和態度還不行,必須有實實在在的舉措。行動最有說服力。要實現龍江的全面振興發展,更是如此。行動,還是行動。僅就煤炭城市轉型發展而言,我省已經把加快發展石化煤化產業、清潔高效煤電產業,列入十大重點產業。
七臺河市委市政府確定了“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發展思路,不再走“挖煤賣煤、煉焦賣焦”的老路。所有這些,都是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政策舉措。
世界上少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有的大多只是你不了解的問題。因此,必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發現問題,預見問題,解決問題。有的人一直在思考,但是始終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有的人知道問題癥結,但不知如何解決,有的人知道如何解決,但是自己無能為力。比如,煉焦生產出的副產品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作為加工原料,不同的企業,可能有不同的延伸加工的路徑選擇,最終的目標都是要向精細煤化工領域邁進,實現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轉變。但是,有些問題並不是企業自身所能解決的,有的也不是某個地市能夠獨立解決的。煤化工產業、煤電產業作為煤炭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四大煤城如何統籌發展的問題,產業政策如何進一步完善的問題,如何發揮民營企業的體制機制優勢問題,怎樣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光靠車頭“牽引”不夠,光靠企業“硬拱”不行,必須發揮“動車組效應”,讓每一個地方、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市場主體、每一個生產單元,都發揮出內生動力,纔能形成發展的合力。
資源型城市如何走出困境、實現振興,方向是明確的、路徑是清晰的。只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乾,以創新促昇級、擴量調結構,就一定能走出一條產品向中高端延伸、結構布局更優、質量效益好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