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興農場唱響改善民生主旋律
2016-06-22 14:26:0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文姬 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6月22日訊 “天藍、樹綠、燈亮、路通,街道整潔,樓房靚麗,健身有廣場,休閑有公園,健康有免費服務,空氣很清新,住在這裡心裡舒坦。”在外地子女家住了十幾年現在又回到農場居住的68歲的王大媽高興地說。這些變化是大興農場“重視民生、改善民生、普惠民生”的生動體現。

  大興農場遵循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的民生工作思路,精心實施好、維護好、發展好民生工程,使農場新型小城鎮建設駛入快車道,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這是我們的美工室、圖書室、舞蹈室、角色扮演間、3D影院、國學教室、生活坊、科學實驗室……”在幼兒園園長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這家投資3000萬元、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的省級一類標准示范園,園內共設置了14個標准的活動、休息、盥洗、更衣為一體的幼兒教室,班班配備電鋼琴、多媒體一體設備、各種玩具等。

  “這裡環境乾淨安全,老師也細心體貼,我挺放心的。”正在旁聽老師上課的孩子家長張桂芹女士告訴記者。

  大興農場在紮實做好基礎教育的同時,還將落腳點和著力點放在居家養老服務上。

  “最近兩天身體不太舒服,我就按照愛心卡上的電話號碼打了過去,社區衛生站的大夫就到家來給量血壓,告訴我治療辦法,真方便。”大興農場居民孟憲軍說。

  “以前,我們交水費、電費要走很遠的路,現在,在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幾分鍾就搞定了。”家住大興農場興島新城小區60歲的李武生說。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大興農場社區以不斷滿足社區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為重點,以“建城、管城、興城”為落腳點,實現社區精細化服務,以100戶至200戶為標准,把整個轄區劃分為29個微格工作區,每個微格工作區以管理員為主,設有保潔員、清潔工、衛生員、民情聯絡員和樓棟長,實行“5+1”微格管理,從而實現了社區管理服務的全方位覆蓋。目前,大興農場由管理區和社區形成的生產、生活“雙重閉合圈”管理模式,為職工群眾提供社工志願服務、環境整治服務、物業維修服務、文化娛樂服務、扶危助困服務、治安維穩服務、醫療義診服務、社會保障服務等八項便民服務,形成了覆蓋范圍廣泛、服務門類齊全的社區服務網絡,使廣大職工群眾享受到更好的公共衛生和服務水平,提昇居民幸福指數。

  今年,大興農場又為居民送來了“大禮包”,投資8000萬元,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的植物園正式投入使用。

  “每天晚飯過後,我都和鄰居一起來植物園走走,這景色美,心情也舒暢。比起以前,業餘生活真是發生了大變化,過去沒有合適的場地,大家都不願出來活動,經常聚在家裡打麻將。現在可好了,文化廣場、植物園隨便溜達,太滿足了。”大興農場居民孫慶華老人說到。

  近年來,為滿足廣大職工群眾休閑娛樂的精神文化需求,大興農場興建了能容納上萬人,而且擁有音樂噴泉、健身器材的文化廣場和具有60餘種樹木的植物園。在社區服務中心內設立3D綜合影劇院、棋牌室、健身室、舞蹈室、圖書室。連續三年開展了以“向幸福出發”、“幸福路上”、“幸福綻放”為主題的系列文化活動,職工群眾參與人數累計達4萬餘人。

  “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既是發展經濟的起點和落腳點,也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要不斷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做到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協調統一,促進社會和諧共享,著力打造安居樂業幸福家園。”大興農場黨委書記袁昌盛這樣說到。

責任編輯:王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