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做大上游 做精下游 創新市場主體 延伸產業鏈條
2016-06-24 14:11:1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振良 郭俊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大慶市長韓立華談如何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油城”發展轉型

  黑龍江日報6月24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調研時強調指出,要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石油精深加工,推動“油城”發展轉型。總書記為正處在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關鍵時期的大慶轉型發展全面振興指明了正確方向,是大慶開啟結構性、資源性、體制性矛盾之鎖,構建多樣性產業體系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金鑰匙”。學習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和省委《決定》要求,以構築“油頭化尾”產業新格局為導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做大上游、做精下游兩個主攻方向,推動中直、混改、民營三支力量共進,打造專、精、特產業成長環境新優勢,力爭用5年時間建成特色鮮明、全國一流的國家石化產業基地。

  一、大慶是大油田,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戰略通道和重要樞紐,石化產業發展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

  “十三五”和今後一個時期,大慶油田原油產量仍將保持較高水平,而且漠大線俄油進口每年已達到1500萬噸,遠期俄油俄氣進口量將還有新的增加,“油頭”資源充足。目前看,大慶發展“化尾”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93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120萬噸,聚丙烯生產能力70萬噸,可生產燃料成品油、潤滑油、合成樹脂、有機化工原料等8大系列200多個品種500多個牌號產品。全市規上石化企業達到77家,石化產業產值超過千億元。發展“化尾”具備一定的環境和要素優勢。石化產業是大慶最大的接續產業,形成了較為濃厚的產業發展氛圍。全市擁有石化專業技術人員5萬多人,有東北石油大學、大慶化工研究中心等12家專業機構,在研發、技術、管理等方面都具有豐富的創新資源和較強的創新能力。

  依托大慶石化、大慶煉化等骨乾企業,在大慶國家級高新區闢建了宏偉、興化、林源三個專業園區,形成了關聯協同、錯位發展、集群集聚的產業發展布局。發展“化尾”的潛力和空間也比較大。目前,大慶原油落地加工量不足產量的1/3,乙烯、丙烯等基礎化工原料通過短流程聚合直接外銷,石化產業鏈條短,中間產品多,終端產品少,產品附加值低,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這是大慶石化產業發展的短板,也是“補短”“克短”的潛力所在。

  二、立足“油頭”原料供給優勢,瞄准“化尾”市場需求空間,突出發展耦合性強和增值效益高的重點產業鏈

  堅持上下游聯動,做大上游帶動下游產業鏈生成,做精下游穩定上游產能規模,提昇石化產業整體競爭力。“兩條腿走路”做大上游。一方面,推動中石油集團提高大慶地區原油加工量,支持中直企業優化調整產品結構,走“少油多化”路線,為地方提供豐富的基礎化工原料;另一方面是支持地方有核心競爭能力的企業開展對俄合作,引進境外油氣資源落地加工,同時通過低階資源轉化、煤化石化融合等方式拓寬化工原料渠道。圍繞五條產業鏈做精下游。一是依托大慶石化公司乙烯原料,延伸環氧乙烷、苯乙烯和聚α烯烴下游產業鏈;二是依托丙烯原料,延伸高吸水性樹脂、聚碳酸酯和三元乙丙橡膠下游產業鏈;三是依托阿穆爾—黑河邊境油品儲運和煉化綜合體項目,還有北京三聚500萬噸俄羅斯原油加工及50萬噸煤焦油項目提供的苯和混合芳烴原料,延伸苯二甲酸、差別化纖維和聚酯切片等產業鏈;四是利用大慶石化公司乙烯裝置副產的碳五碳九原料,進行精細分離和精深加工,建設石油樹脂加工基地;五是利用大慶石化聚乙烯和大慶煉化聚丙烯原料,緊密對接汽車、建築、農業等化工材料市場需求,延伸生成橡塑產業鏈。

  三、依托石油石化央企,改革創新供給側主體,打造中直、混改、民營三個板塊共進的石化產業發展支橕力量

  長期以來,駐大慶中直石化大企業“一枝獨秀”,目前仍佔全市規上石化工業產值的96.4%,地方和民營石化企業規模小成長慢,產業要素配置效率低,發展活力缺乏。深化落實我省與中石油集團《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搶抓國企改革特別是中央油化企業深化改革,以及國家支持東北地區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機遇,加快培育和發展供給側市場主體。一是支持中直板塊築牢“產業之基”。重點推動大慶石化公司千萬噸煉油擴能項目,支持煉化公司進一步發展壯大,多渠道擴大中藍石化公司原油加工量,支持這三家石化央企多生產乙烯裂解料、高端石蠟、航空煤油和潤滑油等特色品種,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為地方提供更多基礎化工原料。二是突破混改板塊培植“後起之秀”。鼓勵支持產業園區、地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通過各種股權形式與中直石化大企業聯合組建市場主體。重點把大慶華科、宏偉慶化、油田化工集團等骨乾企業作為混改的平臺型公司,由大慶華科與高新區組建投資公司,通過定向增發等方式滾動發展,建設一批乙烯丙烯、碳五碳九產業鏈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入股宏偉慶化公司,建設大宗油田化學品、特色石油產品加工等項目;由油田化工集團、華龍祥等企業與高新區共同組建新的市場主體,建設輕烴加工等產業鏈項目。三是昇級民營板塊釋放“活力之源”。支持地方民營化工企業發展的同時,大力引進建設民營化工大項目,盡快形成上下游聯動發展的整體規模效益。北京三聚投資71億元建設100萬噸重劣質油懸浮床加氫等項目,北京神霧投資152億元建設600萬噸煤炭分質清潔利用等項目都將在近期開工建設,凱德爾金公司投資71.2億元建設115萬噸對二甲苯等項目也已簽約落地。

  四、整合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突出專、精、特,構築大慶石化產業成長的環境新優勢

  針對石化產業技術門檻高、投資強度大、上下游銜接緊密以及安全、環保、交通、物流等配套功能設施要求嚴格等特點,精准施策補齊產業之“短”,突出大慶之“長”構築比較優勢,努力把大慶打造成為全國石化產業發展的優選之地。一是提昇專業承載能力。按照國家石化產業基地布局總體要求,推進項目和企業向三個專業園區集中,逐步實現集群集聚發展。超前做好土地收儲和整理,與周邊地區合作實施“飛地”發展模式,拓展產業發展空間。通過PPP、BOT等方式適度超前建設污水處理、原料儲運、工業用汽等公用工程設施。二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鼓勵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配套建設自備電廠,推動大工業用戶和工業園區實施直接供電,降低用電成本;加強與油田公司溝通協調,以門站價格向重點園區和大項目供氣,降低用氣成本;加快推進石化現貨交易平臺建設,降低交易成本;下調土地等級,降低用地成本。推動原料輸入、成品油輸出管道建設,降低物流成本。三是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建立石化產業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建設產業項目。支持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推進大慶聯誼重組恢復上市,華龍祥等企業新三板掛牌。四是強化創新鏈支橕。深化地企、市校、校企深度融合,推進科技資源共享、人纔柔性流動、成果市場化交易,培育生成石化產業創新鏈,為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昇級提供支橕。

責任編輯:王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