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28日訊 近期,哈市大雨、小雨不斷,再加上高溫的環境讓山林中、路邊樹下、公園草地的野生蘑菇開始瘋長,吸引了很多市民前去采摘。然而,這些“大自然的饋贈”未必食用後就是安全的,市民在嘗鮮的時候很可能會因此中毒喪命。27日,記者從省食藥監局獲悉,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發布風險提示,提醒廣大居民別采別買更別吃野生蘑菇,以免發生中毒事件。
據介紹,我國每年都會發生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毒蘑菇毒性成分復雜,中毒表現各異,主要有惡心、嘔吐、流涎、流淚、精神錯亂、急性貧血、黃疸、髒器損害等,嚴重者可死亡。毒蘑菇中毒後,病情凶險,病死率高,且沒有特效療法。毒蘑菇中毒全年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節為主,中毒主要由家庭誤食誤用導致。
食藥部門提醒消費者,鑒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專業機構和人員幫助,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鑒別方法,民間流傳的一些識別方法經證明並不可靠,預防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誤食毒蘑菇怎麼辦?
一旦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癥狀,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並保留毒菌樣品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立刻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把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毒素吸收。對已發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防止窒息,應為患者加蓋毛毯保溫。
此外,誤食毒蘑菇後會有一個“期”,即有些毒蘑菇食用1-2天後會產生嘔吐、頭暈癥狀,可一天後癥狀會減輕,使人誤以為已經康復,就不去醫院治療,結果毒素引起內髒損傷,就很難搶救了。
10種常見毒蘑菇看圖記清楚
①褐鱗小傘

②肉褐鱗小傘

③白毒傘

④鱗柄白毒傘

⑤毒傘

⑥殘托斑毒傘

⑦毒粉褶蕈

⑧秋盔孢傘

⑨包腳黑褶傘

⑩鹿花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