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為村民造福他走在前乾在先 記遜克縣車陸鄉車陸村黨支部書記牛立江
2016-06-29 15:08:1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6月29日訊 51歲的牛立江是遜克縣車陸鄉車陸村黨支部書記,他在這個崗位上已耕耘了22年。這二十餘年間,車陸村修起了水泥路,安上了太陽能路燈,成為全鄉首個省級文明村和全省首家村級養老試點村。凡事只要能為老百姓造福,他都會走在前、乾在先。

  2014年,縣委開展了創建沿江“服務群眾基層組織建設示范帶”活動,車陸村被確定為“項目推動型”黨建示范點。他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在加強村黨組織建設上出力獻策。牛立江常說:“黨組織黨員乾部能力不強,什麼都是空談。”他十分重視黨員乾部的素質提昇,經常通過開展與先進村進行交流學習、請農業專家到村講課等方式提昇黨員乾部工作能力和農業工作水平。他根據三村合並的實際,在全鄉率先實行了黨建工作網格化管理模式,把全村分為十個責任區,落實網格管理工作制度,發揮責任區內黨員和村民代表的作用,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黨支部及時研究解決,並張貼公布解決處理結果。

  車陸村人均耕地少,青年人普遍外出務工,造成留守老人種地困難。牛立江決定與種植能手黨員孫宇進行協商,以略高於市場的價格統一承包耕地。為解決孫宇資金短缺的困難,他又幫助協調信用社申請助農貸款、向上爭取有關扶持政策。

  這一辦法既解決了老人們種地難的問題,又實現了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實現了“雙贏”。

  近年來,村裡空巢老人日益增多,養老難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經過幾番開會研究,牛立江決定把解決老人養老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2013年初,他根據外地考察所得經驗,認為當前多數農村養老院采取的經營模式並不適合車陸村。一連幾個月,他不斷往返於縣裡和鄉裡,深入村民家中征求意見,在多次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大膽想法:“帶地入院”的“新型養老模式”。即由院方、入住者及其監護人三方簽約,以村人均土地面積為標准,入住者每人帶地1.2公頃入院托養,村“兩委”引進種地大戶,按照市場價格將土地統一競價發包,所得承包費作為養老費,實行多退少補。土地數量不足或土地發包所得資金不足者,由監護人補齊。將土地規模化經營與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相結合,車陸村在全省開創了先河。

  2015年3月末,村裡可容納48人入住的“幸福大院”開門納客。住宿、文化、娛樂為一體的農村養老集中場所用時短短一年,成為全省首家村級養老院。目前,已有25位老年人正式簽約入院。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