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依托『農頭』做強『工尾』以產業化牽動農區現代化
2016-07-04 09:11:4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7月4日訊 綏化是農業大市,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草食畜牧業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綠色經濟總量、畜禽飼養量均佔全省1/4強,打造現代化大農業和現代畜牧業的全產業鏈具有不可比擬的條件。農業大市之所以還沒成為農業強市,『工尾』弱、『工尾』沒立起來是主要原因。綏化依托『農頭』、做強『工尾』,核心在產業化,潛力在一二三產

  業融合,希望在『四化聯動』。

  一、做大『農頭』,夯實發展基礎

  抓『農頭』就是抓資源、抓原料、抓產業鏈的起始端。做強『農頭』就是要以強能、增效、增收為總抓手,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單位產出率、綜合效益率,提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做強『工尾』提供原料保障。

  一要立足糧食安全鞏固和提昇綜合生產能力。把握『水利』這個核心,強化『農機』這個關鍵,夯實『科技』這個支橕。要以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為重點,把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環節,發展智能農業,突出『良法+良種』、『農機+農藝』有機融合,發展技術農業。

  二要立足適應市場變化積極調結構提質量。調整農業結構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個長期性工程,涉及到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是生產模式、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全方位的變革。要牢牢把握市場、效益、政策三個原則,下大氣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把打造高品質農產品供應端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改變過去靠量取勝、薄利多銷的粗放經營方式,走打造精品、以質取勝的新路子。

  三要立足綠色發展切實保護好黑土地。總書記的講話,把綠色發展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和政治高度,給我們如何做強『農頭』在生態層面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全面落實『三還』(還林還草還濕)、『三減』(減農藥減化肥減除草劑)措施,減少面源污染,讓我們的土更黑、地更肥。要大力推進資源再生利用,推進作物秸稈燃料化、飼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和基料化綜合開發利用。

  二、做強『工尾』,加快轉化增值

  做強『工尾』,就是要做長生產領域產業鏈條,堅持從農業起跳,強化以工業思維抓農業,走靠工業拉昇、依農興工、以工補農的農區工業化發展路子,靠農產品的轉化增值,靠產業鏈與價值鏈的同步提昇,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

  一要做強糧食精深加工。要持續招商引進一批產業項目。堅定大上項目的決心不動搖,大力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和戰略投資者,提昇糧食深加工整體水平。要育強育壯產業化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產品鏈。要著力提昇產品檔次。靠品質提昇價格、提昇效益、提昇市場競爭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市場消費點、就業拉動點。

  二要做大草食畜牧業。要以發展『兩牛一豬一禽』為重點,加快推進由單體生產經營向多元化合作化經營轉變,由以耗糧型為主向草食畜牧業、耗糧型畜牧業並重轉變,推進糧變肉、草變乳過腹增值、過腹增收,打造養加銷一體化全產業鏈生產經營實體。

  三要做活市場營銷。要鞏固提昇傳統銷售模式。大力拓展農超對接、直銷直供、旗艦連鎖店體驗店等新興主流渠道。要大力發展『互聯網+』。推進農超對接,探索產銷合作長效機制。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推動農業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發展。要鼓勵扶持各類電商、微商創新創業。要堅持線上和線下兩個輪子一起轉,打造互補融合的一體化營銷模式。要做強寒地黑土品牌。要堅持全產業鏈做品牌,不僅要把寒地黑土的優勢融入到原料生產中、加工過程中,更要體現到土地、水、空氣、投入品等源頭生產要素中,使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按照品牌去打造。

  三、堅持『農頭工尾』,加快推進農區現代化進程

  做好『農頭工尾』這篇文章,要堅持『長』『短』轉化、『頭』『尾』一體,立足綏化的優勢和潛力,有效『避短、克短、補短』,堅持『四化聯動』,加快農區現代化進程。

  一要深化改革,大力推進『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配套改革。進一步推進『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推進農業經營主體、土地管理制度、農村金融服務、農業政策機制『四大創新』,開展農田水利、生態環境、農機裝備、基礎設施『四大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努力把兩大平原建成國家商品糧基地核心區、綠色食品生產樣板區、高效生態農業先行區和統籌城鄉發展先導區的目標,全面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去年,我市提出了以呼蘭河流域綜合開發為載體,在全省率先打造『兩大平原』綜合改革試驗創新示范區。我們圍繞控水、節水、淨水、興水,提出了圍繞呼蘭河,打造『治水安瀾工程』、『生態保護工程』、『提質擴能工程』、『特色產業增收工程』和『城鎮引水惠民工程』。這五項工程是事關綏化農業發展的長遠大計,要一以貫之地抓下去,抓出成效。

  二要創新載體,大力發展以村為基本單元的復合型經營主體。村級主導,使村級組織在推進經營體系、生產體系、產業體系轉型昇級中充分發揮作用,增強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以村為基本單元的復合型經營主體,是面向市場新特征、應對政策新變化、順應農民新需求,圍繞生產關系更好地適應現階段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型農村經營組織,是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方向,必須下大氣力抓好。要大力培育壯大帶頭人隊伍,要注重典型引帶。

  三要明確方向,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要大力發展物流業。加快發展電商物流和農產品、重要工業品等專業物流,提高物流配送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主動對接國內省內商貿物流集散樞紐,重點打造物流節點和配送中心。二要大力發展金融業。加速推進大資源與大資本的融合,實現農業資源與工商資本的有效對接。推廣肇東、慶安、望奎等地金融租賃、合作、互助等融資擔保模式,引導金融機構網點布局向農村下沈,延伸服務觸角。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三要發展特色旅游業。以開發生態農業資源為重點,大打『生態牌』、『綠色牌』、『懷舊牌』,培育和發展綠色生態型旅游經濟,開發山野菜、草柳編、黑陶、亞麻編織等具有寒地黑土特色的農業旅游產品,使農業由過去只賣產品轉化到還賣風景觀賞,賣感受參與,賣綠色健康。四要發展新興服務業。大力發展休閑服務、體驗服務、訂制服務等高端服務業態。鼓勵工業企業研發具有特色的設計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積極發展諮詢、結算、評估、設計、法律服務等中介服務產業,形成面向不同消費群體需求的多元化服務業格局。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學講話 謀振興 闖新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