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7日訊 四大煤城因煤而建、依煤而興,如今因煤而困、緣煤而衰。總書記要求以“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煤城”發展轉型。那麼,“煤頭電尾”到底有多大的發展空間?空間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將決定“煤城”發展轉型的成敗。從全省來看,煤電裝機容量與發電量是2:1,但從我省東部來看是3:1。也就是說,我省的煤電產能並沒有充分釋放。從全國供需來看,我省電量富餘,南方發達省份電量趨緊;從未來發展來看,電的需求空間巨大。有資料顯示,美國、日本、中國人均用電量目前是8:4:1,也就是說,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電的需求有巨大的上昇空間。這個空間也就是“煤頭電尾”的發展空間。
“煤城”發展轉型,必須解決一煤獨大、結構單一的問題。以雙鴨山為例,煤和鋼佔GDP的比例達到80%,結構調整的難度可想而知。但是,另一方面雙鴨山又是我省煤電發展最好的城市,國電雙鴨山發電廠和大唐雙鴨山熱電廠是東北電網的主力電廠。
有資源,有企業,有規模,也有一定的經驗。正如雙鴨山市委書記孫?所言,要堅持依煤不唯煤,高效利用煤炭資源,在發展思路上推進原煤外售向就地轉化的根本性轉變。如今,雙鴨山市煤炭轉化轉型的攻堅戰已經全面打響。
通過“煤頭電尾”消化原煤過剩產能,不但可以省去煤炭外運銷售成本,還可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效益。但是,“煤頭電尾”亟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窩電”問題,發出的電怎麼送出去。二是,煤電化一體發展的問題。這就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一方面要加強電力轉化下游耗電產品的開發生產,發展載能工業,增強自身的電力消納;另一方面,要加快啟動建設特高壓輸電項目,增強電力外運能力,破解“窩電”瓶頸。思路決定出路,市場決定發展。抓住“煤頭電尾”,“煤城”發展轉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