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8日訊 自2015年11月初至2016年1月底,我省嚴厲打擊假冒五常大米違法行為,加強對五常大米品牌保護。在專項整治行動中,全省共檢查相關市場主體19476戶次,行政違法案件立案182件,查封扣押假冒五常大米311噸,沒收違法包裝物54萬件,罰沒款68. 52萬元,破獲刑事案件2件,移送檢察機關起訴1人。
把省外及網上銷售假冒五常大米作為整治重點,對涉嫌違法經營五常大米的電商情況進行協查。浙江省工商局於1月21日將在淘寶、天貓網絡交易平臺上涉嫌侵犯“五常大米”商標專用權的12戶網店經營者身份信息、物流信息及聯系方式等內容向我省進行了反饋,並提供7份證據樣本。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同時還分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對當地主要糧食批發市場及大型超市進行暗訪調查,與北京市工商局聯合開展打擊假冒五常大米專項行動,檢查15種品牌大米,發現1起涉嫌侵權行為,依法采取強制措施予以扣留。
上海市、浙江省工商局針對本轄區主要糧食批發市場進行了專項檢查,將執法情況通報了市場主辦方,要求切實杜絕侵權假冒行為在市場內發生。通過聯合執法和專項檢查,有力遏制了省外銷售假冒五常大米違法行為,使假冒五常大米紛紛下架,市場環境得到有效淨化。
強化省內打擊力度。省工商局協調省公安廳、省質監局組成聯合督導組,分赴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七臺河、鶴崗進行督導暗訪,共檢查糧食批發市場7家,大型超市4個,糧油專賣店43戶,發現涉嫌銷售假冒五常大米相關案件線索10件,將發現的案源線索及時交辦給地方工商、質監部門,並指派專人進行跟蹤督辦。
下一步,我省將以打擊假冒五常大米專項整治行動為突破,針對我省農產品生產經營分散、市場競爭力不強、商標使用不規范、管理混亂、宣傳不到位、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等問題,進一步建立長效機制,完善保護體系,加強對以五常大米為代表的我省綠色食品品牌創建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