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8日訊 隨著氣溫的攀昇,手足口病病毒變得異常活躍,大慶市不少兒童中招,紛紛到醫院就診。
大慶市進入手足口病高發期
自5月份開始,大慶市手足口病的報告病例開始增多。7月7日,記者從市第二醫院了解到,進入7月份以後,平均每天都有三四十個孩子因患上了手足口病前去就診。這撥患病兒童年齡偏低,而3歲以下兒童發病往往病情較重,目前因手足口病住院的患者,八成都是一兩歲的孩子。
據該院兒科主任劉春河介紹,大部分家長等到孩子手心、腳心、口腔出現?疹了,纔意識到孩子可能患上了手足口病,其實孩子哭鬧次數增多、口水增多、飲食不正常、食欲下降等這些手足口病早期癥狀一出現,家長就應該重視了。劉春河同時提醒,大慶市已進入手足口病高發期。手足口病的病毒種類較多,得過一次後並非終生免疫,家長應注意。
手足口病大多一周後可自愈
據了解,一般患者在發病時,有低熱、流鼻涕、腹瀉等癥狀,而後口腔、咽、軟?、頰黏膜、舌、齒齦會出現粟粒至綠豆大小水?,周圍繞以紅暈,破潰成小潰瘍。同時,手和足出現?疹,?疹無瘙癢和疼痛感,癥狀輕的兒童一周後可自愈。
劉春河說:“沒有出現重癥傾向的患兒,一般醫生會建議孩子在家隔離治療。在孩子康復之前,家長要格外留心,觀察孩子是否出現嗜睡、頻繁嘔吐、睡覺時肢體抖動、走不穩站不牢、發燒且持續3天不退等情況,一旦出現這類情況,應及時送往醫院。”
別帶孩子去人多的場所
如何有效預防手足口病?劉春河提醒家長要記牢“15字訣”,即喝開水、吃熟食、勤洗手、常通風、曬衣被。
這個季節,家長要督促孩子勤洗手,同時不要與孩子共用一條毛巾。提醒孩子盡量不要到處摸,手摸過不乾淨東西後,不能揉眼睛、挖鼻孔、吃手,以免把病毒帶到體內。家裡要多通風透氣,勤消毒,勤晾曬孩子的衣物。家長要少帶孩子去商場、超市、室內游樂場等人多密集、通風有限的場所,盡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