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家庭醫生優質服務呼喚配套機制 『簽約』到『履約』還要走幾步
2016-07-08 09:59:4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寶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 7月8日訊 今年6月6日,國務院醫改辦、國家衛生計生委等6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到2020年,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全覆蓋。目前,哈爾濱市家庭醫生簽約比例逐年提高,重點人群需求也不斷增強,但由於相應配套機制沒有同步建立起來,優質履約服務水平提昇空間大。

  重點人群需要家庭醫生

  近日,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的南崗區文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道裡區共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社區醫院,感受到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大有需求,已經簽約的比較滿意,沒有簽約的也在不斷向社區醫生諮詢。

  在歐洲新城小區家庭醫生工作室,一大早很多老人就來排隊量血壓、測血糖、看病。71歲的王桂琴告訴記者:“我得了冠心病和糖尿病。我和程醫生已簽約3年了,平時有病就找程醫生,他不但病看得好,還知道哪家醫院的醫生看哪種病擅長。”程醫生就是共樂社區醫院的副主任程全東。他告訴記者,中醫藥目前在社區居民患者中很受歡迎,作為南崗區中醫院轉型的文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和省醫院簽訂了合作協議,這三所大醫院定期派專家到這裡出診,居民可以提前預約,更好地滿足居民就醫需求。在另一個家庭醫生工作室,記者看到3位簽約居民如約前來就診。“我肝和膽都不好,心髒也有問題,3年前和李醫生簽約後,感覺方便多了。有毛病就直接來找李醫生。李醫生給開的藥也不貴,需要做檢查的,李醫生就告訴我做什麼檢查。”68歲的孫淑賢說。正在給患者看病的家庭醫生李昕告訴記者,他們家庭醫生團隊現在每天要給簽約居民看病開藥、指導飲食等等,還要書寫病歷、健康檔案,經常忙不過來。

  文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對記者說,他們將力爭讓篩查出的1219名慢性病患者都能夠在社區看上專家。需轉院治療的,中心不但與合作醫院建立綠色通道,還都安排車接送。

  哈爾濱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基層處處長郇瑞強說,目前,哈爾濱市簽約人數逐年增長,但由於條件的限制,要滿足居民的需求尚需時日。

  推進分級診療助力“簽約”

  據了解,現在慢性病人群在擴大,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數量越來越多,患者管理和治療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只有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行分級診療,纔是唯一的出路。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市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共識是,要讓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落到實處,必須實現分級診療,起碼慢性病患者的診療要保留在社區。

  文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任松濤告訴記者,他們今年將首先實現慢性病患者首診在社區,治療和管理留在社區。他們與3家大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保證每個月有3位專家來社區出診。有慢性病的社區居民就不用跑大醫院了,中心可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預約專家。中心將讓社區慢性病患者都能得到專家的診療。這樣一來,慢性病患者的首診都留在了社區,大量的治療和健康管理也能有效地結合起來。

  目前,能做到像文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樣有多家大醫院合作的社區醫院為數不多,他們渴望有更多的醫療資源配套,支橕社區醫院首診,把慢性病患者留在社區醫院。

  “大醫院的醫生如果能長期在社區醫院出診,患者就會信任社區醫院,從慢性病首診開始,實現分級診療,發揮家庭醫生作用,徹底解決看病難問題。”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群紅說。

  吳群紅認為,要想讓患者願意到社區醫院,一方面,政府要配置好醫療資源,把閑置醫療設施利用起來,建立檢測檢驗中心,讓區域內的社區醫院共享,解決社區醫院設備的不足,又避免患者到大醫院去排隊等待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各級醫生諮詢支橕體系,隨時解答社區醫生的問題,讓社區醫生遇到問題時有更高水平的醫生做依靠。同時還要把大醫院的資源下放給社區,讓社區醫院有能力導診和轉院,家庭醫生將根據患者病情安排預約專家、預留床位。

  “分級診療離不開醫保的杠杆引導,差異化的報銷比率將會引導患者願意選擇社區醫院首診及轉院,簽約居民在社區就診會得到更高比例的醫保報銷,從而增強居民簽約服務的意願。”吳群紅告訴記者。

  加快形成服務激勵機制

  目前,哈爾濱市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免費的,但免費服務的問題已經顯現出來:簽約服務誰來埋單?家庭醫生的付出沒有回報,導致簽約服務落實不了,從而損害了簽約服務這項利好政策。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社區醫生對工作量偏大的免費服務表示不太滿意,有的醫生也不願意簽約更多居民。許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是從醫療服務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酬勞,但數額很少,難以調動醫生的積極性。

  “更重要的還是提高社區醫生的待遇,讓醫生簽約服務有積極性。要解決籌資問題,作為接受服務的簽約居民應該負擔一部分;分級診療後,節省了醫保費用,醫保也可以負擔一部分;家庭醫生的服務有許多屬於公共衛生范疇,公共衛生經費也要承擔一部分。這樣一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因為有經費做保障,就會落到實處。”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院長左軍告訴記者。

  對於簽約服務,吳群紅認為:必須建立一套激勵機制,讓醫生多勞多得,收入與簽約用戶數量掛鉤,調動醫生積極性;同時要建立績效考核機制進行考核分配。目前,對家庭醫生的服務內涵、規范、流程、評價還沒有一套規范體系,服務難以評價,績效考核無法實現。因此,配套的醫療、醫保政策應及時到位,以此帶動居民簽約服務履約質量提昇。郇瑞強則認為,目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重視質量,簽約一個就要服務好一個,取得信任纔能走下去。

責任編輯:彭佳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