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冰城的哥夜裡橋上勸下欲輕生女子 一年後收到結婚請柬
2016-07-17 07:38:47 來源:生活報  作者:姜輝 張宇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7月17日訊 不再喧囂的夜裡,只有出租車還在街路上疾馳。在一些人眼中,夜班出租車司機似乎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別人已經困得直打哈欠,他們卻興奮地侃著各種奇聞趣事,似乎更加張揚、挑剔、放肆。可在很多夜班出租車司機眼中,其實乘客纔是卸下面具還原本我的人,因為他們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體會著生活的五味雜陳,他們說,乾過夜班司機纔知道什麼叫人生。

  最難忘的事

  倆喝多男子甩600元讓繞二環三環各20圈

  “我們開夜班車的最怕碰到那些喝多的,要是點兒背拉個‘酒磨子’,那一晚上基本就別想掙錢了。”41歲的劉丙英是哈市聯盟出租車公司的司機,對於14年開夜班車的經歷,談得最多的就是“酒磨子”。

  “去年秋天,我在道外藥六嘉園附近溜活,一個30多歲的男子攔車,上車後也不說去哪,直接讓開車。”劉師傅順著宏偉路往前開,中途問了好幾次去哪,男子卻一直說往前。“前面沒路了,我又問他去哪,他讓往左拐,又開到南直路。隨後傳來呼嚕聲,一股酒味熏得我直迷糊,我一看這是碰到‘酒磨子’了,急忙停車打開窗戶把他搖醒,想讓他下車。”可男子說啥也不下車,讓接著開,到了宏圖街口又讓左拐,回到了藥六嘉園。“這時男子似乎清醒了,說他到挨著藥六嘉園的紅河小區,怎麼計價器顯示18元,說我繞遠,大聲嚷嚷要投訴。我說你上車也不說目的地,一直讓我開,我只能聽你的啊。”男子不聽解釋,還下車追打劉師傅,劉師傅只好一邊報警一邊繞著車躲避,僵持了近一個小時。“後來民警來了,讓我們協商解決,說遇上這種酒鬼你就讓讓吧,別要車錢了,我這邊剛一答應,那人‘嗖’就走了,也不知道是真醉還是假醉。”

  無獨有偶,哈市的哥的姐互助車隊的陳世軍說,去年啤酒節期間,他在江北拉了兩名男乘客回江南。“當時,兩人坐在後排,喝得舌頭都大了,我問他們去哪,他們從兜子裡抓出一把錢扔給我,說只管開,想醒酒再回家。”陳師傅說,他大略一數,有600多元。“我勸他們拿這錢找個酒店睡一覺更好,兩人急了,讓我必須跑三環20圈、二環20圈,還不醒酒,再加錢。”大約繞著三環開了四五圈,陳師傅發現兩人睡熟了,悄悄把車開到友誼路一家賓館,花298元給他們開了一個房間,又和服務員一起把兩人扶了進去,纔開車離開。“開房剩下的錢我揣他們包裡了,車費100多我沒要,咱不能趁人酒醉掙錢。”

  最奇葩的事

  胖姐上車就喊熱空調溫度至最低還脫外衣

  “我開出租車有20來年了,乾夜班12年,路上遇到的奇葩事多了去了,但都比不上前段時間的那位胖大姐有意思。”哈市龍江旅游出租車公司的哥林新權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一直下雨,晚上天也不熱,可那位大姐上車後還要求打空調吹冷風,估計是喝酒喝的。”那天他正在愛建上海街附近溜活,一個胖大姐攔車,“車還沒停穩,她就拉開車門坐到後座上,我問她去哪,她沒理我,自顧自地把鞋脫了,兩只腳搭到副駕駛座椅背上。她雖然動作不雅,咱也不能說啥。我接著問她去哪,她說去寶宇榮耀上城。”

  車剛開動,她就嚷嚷熱死了,要求開空調。“外面也就十四五攝氏度,我穿著長袖,她咋還熱上了?”林師傅說他一邊尋思一邊將空調溫度調至最低,不一會兒,林師傅就覺得胳膊和小腿涼颼颼的,凍得直打哆嗦。“等紅燈時,我回頭看她冷不冷,想把空調關了,沒想到,她把外套給脫了,就穿個半截袖,還讓我把冷氣再開大點。”半個多小時後,這名女乘客下車,林師傅急忙關上空調跑到路旁,“緩了十多分鍾,身上纔熱乎點。”

  最驚險的事

  男子袖裡藏刀一個勁讓往小胡同裡拐

  今年46歲的李寶柱是哈市泰克斯出租車公司的司機,開夜班車已有15年了,他說8年前在楊馬架子(位於現在哈西區域)那裡遇到的險事,現在想想還直冒冷汗。

  “那時候哈西還沒開發,人很少,都是平房,路也不好走,出租車司機都不願意去。”李師傅說,那是一個秋夜,一名二十五六歲的男子在和興路打車要去楊馬架子,“當時車上有名女學生到學府路,正好順道,我就讓他上車了。男子穿棕色長袖T恤、藍褲子,平頭,上車後坐在副駕駛位置上,一直沒說話。很快,女學生到地方了,沒等我給她找錢,她就下車了,然後站在我車門旁,一直向我使眼色,讓我注意那個男的。我感覺不對,一邊慢慢找零錢,一邊觀察,發現他將左手搭在右手臂上,右手臂的袖子裡鼓鼓囊囊的,好像有東西,我沒敢吱聲,找完錢接著開車。”

  車沿學府四道街向前開,路上行人和兩邊建築越來越少,眼看楊馬架子就要到了。“我一邊開車,一邊偷瞄那個男乘客,有時故意走坑路,就想看看他袖子裡面到底是什麼。突然前面開過來一輛車,錯車時,我一個急剎車,男子身體前傾,用手扶了一下前風擋玻璃。借著對面車的燈光,我看清了,他袖子裡是一把匕首,這是要打劫啊,我頓時被嚇出一身冷汗。”李師傅沒敢動,一邊開車一邊尋找脫身的辦法。

  車開到楊馬架子後,由於沒有路燈,“我順著主道慢慢往前開,隨時准備跳車,男子一個勁讓我往小胡同裡拐,我說胡同裡不好走,前面能繞過去,執意一直往前開。終於,前面迎面走來七八個人,我一腳剎車就停下了,大聲喊‘到地方了’。”見有人來,男子猶豫了一下,扔下10元錢,捂著手臂下車了。李師傅說,要是沒有女學生的提醒和碰到那幾個人,他很可能就被搶了,從那以後,他開夜班車只在市區拉活,偏僻地方一律不去。


 

  最警醒的事

  開賭氣車時速飆到120公裡出車禍毀了兩個家庭

  “我們常年開車在路上,什麼人什麼事都能碰到,被人別一下、被乘客罵兩句是常事,但是千萬不能賭氣開車,要不然會造成無法承受的後果。”哈市大眾出租車公司的哥王義男開了11年夜班車,從沒出過大的交通事故。他告訴記者,以前他開車也挺猛,但自從聽說了那次車禍,他開車溫和多了,再也不和乘客或其他司機爭吵了。“那是一個悲慘的故事,更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足以讓所有司機警醒,記住一輩子。”

  “聽隊友說,這事發生在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王師傅說,當時一名的哥送一名乘客回家,好像是去南崗,乘客下車結賬時,兩人發生了爭吵。隨後,這名的哥一邊生氣一邊開車往道裡走,越想越氣,不覺中,車速也越來越快。“在一個路口,他開車迎面撞上了另一輛出租車,車內的駕駛員和乘客當場死亡,車也報廢了。事後交警查看監控錄像發現,當時這名的哥的車速達到了時速120公裡。”王師傅說,這名的哥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也受了傷,造成的後果令他難以承受,可以說是生不如死。他面臨的是死者家屬絕望的眼神和高額的賠償。

  最困難的事

  大冬天車壞在高速路上

  怕睡著5分鍾看一下家人照片

  “大家覺得我們坐在車裡,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的,好像是很舒服,其實我們的困難也很多。”哈市龍江旅游出租車公司的姐王慧娟說,有一年冬天,她送完乘客回來時,車在高速公路上打不著火了,零下三十多攝氏度,她蜷縮在車裡,怕睡著被凍壞,5分鍾看一下家人照片,纔熬到隊友來救援。

  “當時我是送一名乘客去阿城,回來時已是夜裡12點多了,在高速上走了快一半的時候,我乾踩油門車也不提速,就感覺車子出了問題,我就慢慢靠慣性把車開到了路旁應急車道上。”王師傅打開車門圍著車轉了一圈也沒發現什麼問題,不到兩分鍾,我穿的棉服就被冷風吹透了,急忙跑回車裡,試著熄了火,想重新啟動車試試,沒想到竟然打不著火了。“我想這下完了,就在電臺裡求援,同時給公司打電話,當時多數隊友都收車了,汽配廠也都關門了,拖車根本不敢想,只能等待隊友和公司派人過來。”

  王師傅說,當時高速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靜得可怕,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她蜷縮在車裡,打著雙閃,感覺車內溫度越來越低。怕手機沒電,她把手機緊緊抱在懷裡。“我不敢睡覺,每隔5分鍾看一下我女兒和愛人的照片,當時害怕極了,就怕像電影裡演的那樣被凍死在車裡。”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救援的隊友趕到,她“哇”的一聲就哭了,回到家裡纔發現,手腳都被凍紫了。“那半個小時感覺特別漫長,我當時特別害怕,甚至想過發短信寫遺書。”

  “另外,對於出租車司機來說,尤其是女司機,上廁所也是個老大難問題。”王師傅說,她平時盡量少喝水,想上廁所盡量將車開到加油站、加氣站或者開到偏遠一點的地方,實在不行就憋著。

  最暖心的事

  橋上勸下欲輕生女學生一年後收到結婚請柬

  哈市天鵝出租車公司的哥楊大勇說,某些時候,出租車司機與素昧平生的路人和乘客之間也會發生一些溫暖的故事。“應該是5年前秋季的一天晚上7點多,我拉一名乘客去江北,經過松浦大橋時,發現一個20多歲的姑娘站在橋邊,當時還和乘客誇這姑娘漂亮來著。一個多小時後,我拉客回來再次經過此地,發現姑娘竟然坐在大橋欄杆上,兩腿懸空,隨時可能掉下去。”

  楊師傅征得乘客同意後,停下車跑了過去。“車上當時是一名女乘客,我們沒敢快跑,怕嚇著那姑娘。接近那姑娘,就聽她嘴裡念叨著‘頭朝下會毀容,腳朝下又怕一時死不了遭罪’。我們悄悄上前把她拽上橋面。一打聽纔知道,原來姑娘是一所高校的大四學生,姓孫,大一時交了個男友,一直相處得很好,可是快畢業了,因為就業問題兩人吵架分手了,她一時想不開就想輕生,正在考慮怎麼做好呢。

  “我想把姑娘送回學校,可她不同意。我也不敢走啊,就給姑娘學校打了電話,我和那名女乘客又和姑娘聊了一會兒,勸她想開點兒。學校的人到了,我纔放心地開車走了,那姑娘臨走時要走了我的地址和電話,說以後要來看我。”楊師傅說,沒想到,一年後他接到了一張請柬,“是那個姓孫的姑娘郵來的,說她在北京,馬上要結婚了,新郎就是以前的男友,想邀請我去北京當面感謝我。我這一天忙活的,哪有時間啊,收到請柬,知道她好起來了,我就放心了。”

  哈市的士管家愛心車隊的徐峰元也談起了自己的暖心事。今年50歲的他已經開了近20年車,徐師傅話不多,但只要遇到外地求醫車輛,他都會義務引路,甚至免費拉外地患者就診。“去年我收到了一封很特別的信,是慶安一個5歲小家伙給我郵來的,裡面只有歪歪扭扭的兩個字‘感謝’。”徐師傅樂呵呵地說,前年的一個夏夜,他開車經過松花江大橋,發現一輛綏化牌照的捷達出租車打著雙閃停在路旁,車上的人正在諮詢著什麼,“我停車上前一問,原來是慶安一3歲孩子右手被機器絞斷了一根手指,連夜趕來想去市區醫院但是不認識路。我一看司機滿臉疲憊,就讓孩子和他的父母上我車,我拉著他們跑了好幾家醫院,終於把孩子的手指接上了。”徐師傅說,當時他沒要車費,就留了個電話和住址就走了。沒想到孩子手指好了,按照媽媽寫的字描了“感謝”兩個字郵給了他。“這是我收到的最暖心的禮物。”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