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21日訊 “良禽擇木而棲”。能不能吸引人纔、集聚人纔、用好人纔,人纔發展環境是關鍵要素。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的《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在起草過程中就始終以優化人纔發展環境為主導思想,堅決祛除束縛人纔的限制性規定,努力營造人纔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積極推進一系列具有人纔競爭力的改革實踐,以期實現“擇天下英纔而用之”。
人們常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人纔的匯聚,並非自然流向,而是具有很強的環境選擇性。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環境好,則人纔聚、事業興;環境不好,則人纔散、事業衰。”人纔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讓各類人纔“望旆來歸”絕非朝夕之功。尤其是我省作為欠發達省份,更需要在改善人纔發展環境上下大功夫,努力從思想認識、體制機制和服務觀念入手,創造良好的人纔發展環境,促進龍江人纔隊伍的穩定與發展,為龍江振興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優化人纔發展環境,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營造不拘一格降人纔的發展氛圍。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調研時要求黑龍江“思想還要再解放,政策還要再放開。要擇天下英纔而用之,吸引更多人纔為振興發展服務。”思想僵化就發現不了人纔,觀念落後就會埋沒人纔。不拒眾流,方為江海,實行更加開放的人纔政策,思想認識首先要足夠解放、足夠開放,把改革創新作為人纔發展的根本動力,廣開進賢之門,進一步開闊眼界、開闊思路、開闊胸襟,堅持尋覓人纔求賢若渴、發現人纔如獲至寶、舉薦人纔不拘一格、使用人纔各盡其能,通過解放思想,激活龍江人纔發展的“一池春水”。
優化人纔發展環境,要以完善體制機制為保障,營造人纔備受支持的創新創業土壤。以政策突破帶動體制機制創新,是我國改革開放積累的一條寶貴經驗。《實施意見》突出改革導向、市場導向、問題導向和激勵導向,在激發體制機制活力、健全引纔聚纔政策上打出“組合拳”,克服利益格局掣肘,打破條條框框限制,以更大力度、更具含金量的政策措施為人纔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橕。
比如,在人纔管理上,將招聘、落戶、落編等每項職權的行使主體、辦理流程、辦結時限等,以清單形式列出並向社會公布。在支持科研創新上,對掌握重點產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科研人員,申請省級科研項目不受年齡限制等等。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纔松綁,纔能激發人纔創新創業活力。
優化人纔發展環境,要以強化服務為重點,營造可以拴心留人的成長環境。引纔聚纔除了政策優渥、待遇吸引、平臺搭建等“硬件”打造,家屬就業、子女入學、醫療、社保等具體問題的細節呵護都能成為決定人纔去留的重要參考值。政府在人纔工作中展現的服務意識,體現的真情實意,對人纔成長環境打造、社會氛圍培育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能夠帶動全社會興起識纔愛纔敬纔用纔之風。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在人纔發展環境中承擔起責任,關心人纔、愛護人纔、成就人纔,讓龍江真正成為各類人纔創新創業、近悅遠來的熱土。
“黃金累千,不如一賢。”燕昭王築黃金臺招賢,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古往今來,從來都是“功以纔成,業由纔廣”。轉型發展的龍江,求賢若渴,振興發展的龍江,海納百川。只要我們不唯地域引進人纔,不求所有開發人纔,不拘一格使用人纔,不吝投入保障人纔,進一步優化人纔發展環境,就一定能讓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競相迸發,各類人纔的創造活力充分湧流,匯集成龍江全面振興的巨大動能,開創龍江人纔輩出、人盡其纔的人纔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