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勃利縣『村淘』落地農民『衝浪』互聯網
2016-07-24 11:00:3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石佳 文天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日前,勃利縣農村淘寶縣級服務中心和菜鳥物流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標志著該縣打通了農村電商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裡”。這個縣大力發展“農村淘寶”使村淘惠民的同時,也引領農民走入了“互聯網+”的浪潮中。

  “菜鳥”飛來快遞“進村入戶”

  “村裡人都說了,以後上網買東西,不用到縣裡去拿快遞了,有人會送到家門口,方便多了。”說起東崗村“農村淘寶”便民服務點,村民王阿姨十分開心地說,有人幫買,有車幫送,這回上網購物不愁了。

  村民如果買東西,把網頁上看中的東西告訴“村淘”合伙人,下單之後先不用自己掏錢,而是由“農村淘寶”擔保賬戶支付貨款,賣家發貨後,村民可以試用,覺得不錯則付錢給擔保賬戶,如果覺得不合適,把東西交還給“農村淘寶”即可。

  “農村淘寶”項目啟動後,勃利縣借助“阿裡巴巴農村淘寶”這個平臺,打通農村“最後一公裡”物流,更好地讓村民享受到電商帶來的便利。同時,勃利縣為引進菜鳥物流還專門建設了1000多平方米物流倉庫,村民在“村淘”服務點網購後,快遞由阿裡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統籌本地物流送達業務,最慢第二天也能送到村民手中。

  村民不僅可以在家門口領取快遞,這中間還會有一些人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他們就是經過層層考核選拔出來的“村淘”合伙人。

  “比如幫助村民挑選心儀物品,對比價格、品質等,主要就是幫助村民買到更好更便宜的東西。”東崗村“村淘”合伙人李洪梅說,“沒想到剛剛開始,訂單總額就有1000多元了。”

  家門口就業搭上“村淘”這班車

  每個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就像一座網上商城,使農村的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來自全球的商品。這樣的電商形式,自然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

  大四站鎮東風村村民唐旭光,是第一批招募的30個“村淘”合伙人之一。在此之前,他開過餐飲店、打過工,見識比較廣。“這個項目啟動後,縣裡借助‘農村淘寶’解決物流問題,我覺得這份工作很有前景。在家從事‘農村淘寶’,不僅可以服務當地父老,還能照顧家人,增加收入。”

  像唐旭光一樣的“村淘”合伙人還有很多。青山鄉青龍山村於顯文幫助村裡的貧苦戶在網上購買納鞋的鞋底,並幫助村民聯系網上賣手工鞋的店家,把納好的鞋放在網上售賣,增加貧困戶的收入。

  “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的設立,可以吸引優秀人纔紮根農村,如今已有7名大學生成為“村淘”合伙人,他們依托農村豐富的資源,借助新型互聯網平臺進行創業。圍繞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培訓等衍生服務業市場也將隨之增大,進一步增加農村就業機會,催生農民返巢就業創業潮,形成新型農村電子商務生態體系。

  兩年覆蓋百村“村淘”惠民更富民

  互聯網大潮湧來時,翻開勃利縣“電商檔案”,字裡行間的“率先”“第一”就是近年來電商爆發式增長、跨越式發展的力證。

  勃利縣“農村淘寶”項目自2015年10月成功簽約以來,經多方努力,全縣30個“村淘”服務站為村民代購58741單,總金額達707.24萬元,為村民節省開支約40萬元,位居全省東部第一;春耕時節農資農具總銷售額98萬元,排在全省東部第一;村民通過“村淘”手機客戶端交易位於全省第一。全縣30家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11家省級以上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中,電商普及率達到86%以上。通過汽車4S店、勃農機械有限公司、休閑農業、大米、粘豆包、手工編織、旅游產品等線上銷售,帶動全年網絡銷售近4000萬元,被評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責任編輯:王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