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
7月25日訊 當今,互聯網醫療逐漸在各醫院鋪開,起到連接和匹配醫療資源的作用,在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就醫方式。不管是“互聯網+醫療”,還是“醫療+互聯網”,互聯網作為幫助病人進行科學就醫、合理就醫和分級診療的一個手段,可以方便病人就醫,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提高醫療效率。近期,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的部分醫院,了解到各醫院在緊張地改善互聯網醫療條件,讓人們有更好的就醫體驗。互聯網醫療方便又省時
“排隊3小時,看病3分鍾。”如今,互聯網醫療的開展,正在改變人們的就醫感受。互聯網醫療使醫生和患者能夠快速交互,緩解“患者看病難、醫生看病累”。
22日,記者在哈爾濱市第一醫院互聯網醫院平臺看到,值班醫生正在網絡上接診患者,解答患者的諮詢。這個平臺功能相當於網上門診和分診臺。
“我們值班醫生都是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醫生,接到患者預約和諮詢,首先問明患者病情。若不能馬上確定的,就把患者病情發布在醫生QQ群裡,全院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醫生都在群裡,適合哪科的哪個醫生,哪個醫生就給答復並確定預約看病時間。”正在值班的骨科醫生朱靜斌告訴記者。
在該醫院外科樓17層的骨二科病房,記者看到剛做完膝蓋關節手術的王長傑在休息。在醫院護理他的女婿王力強告訴記者,他們住在松北,是在網上了解到這裡膝關節手術做得好,就在網上預約看病。預約的時候,接診醫生詳細了解了病情後,就給預約了骨二科做膝關節手術最好的張偉東醫生,並建議做好住院手術准備,並給預留床位,還讓從飲食、拍片等方面先做好安排。“從到醫院開始就有護士領著,先到門診讓張醫生看病,確定需要住院後,就到病房直接住院,第三天就成功手術,效果挺好。”
談起利用互聯網看病,張偉東告訴記者:“患者可以通過網絡諮詢值班醫生,找到最合適的專業醫生。同是骨科醫生,骨科的病都能看,但是術業有專攻,各有擅長。我做膝關節方面鑽研更深一些,在其他方面也會有更好的醫生。如果是在窗口掛號,掛號人員醫學經驗有限,不能根據患者病情准確推薦哪個科室,更不用說哪個醫生了。患者既浪費了時間,又沒有找到最合適的醫生看病。”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哈爾濱市各大醫院紛紛建設互聯網醫院,有的已經成型,有的正在推進。互聯網醫療給人們提供了一個便捷的線上預約、線下看病的就醫平臺。現在,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兒童醫院、紅十字中心醫院、第二醫院等從預約掛號、預約醫生到繳費等診療程序都可在網上實現。市第一醫院、兒童醫院還設有專門的預約接診中心,接待預約就診的患者。各醫院還為通過互聯網就醫的患者提供免專家掛號費,有的還提供檢驗或檢查打折,吸引人們使用互聯網就醫。但現在利用互聯網預約就醫的患者數量仍然很少。
提高優質醫療資源使用效率
當今,集中在大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被小病佔據,基層醫療資源閑置,導致看病難、看病貴。而互聯網既能節省時間,又能跨越時空,讓優質的醫療資源惠及面更廣,同時能夠實現分級診療,能夠讓不同層級的醫院之間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高優質醫療資源的效率,讓患者、醫生、醫院、醫保4方面都獲益而成為贏家。
“我們對每天網上接診的患者,通過專家解答,指導患者如何處理和用藥,有的直接把專家電話給患者,讓專家更詳細解答。有近2/3的諮詢者不用來院就診。需要來醫院的,可提前預約好專家,准時來即可。現在幾乎沒有爽約的。”朱靜斌醫生告訴記者。
據醫生們介紹,現在到醫院看病的80%以上都是慢性病,不需要緊急治療,都可以通過預約就醫。通過互聯網就醫的患者,不但能得到最專業的醫生看病,而且能夠在最合適的時間得到治療並減少費用。預約住院就醫的患者,一般到醫院3天內都可得到正式治療或完成手術,這在以往都需要一周纔能完成,節省一半的時間。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院長孟慶剛告訴記者:“我們上與京滬20多家醫院建立合作關系,下與省內24家縣市醫院醫保建立合作關系,患者轉院不用二次啟動醫保,降低了患者醫療費用,同時,患者因為減少了在三甲醫院的治療時間,也大大降低了醫保費用。”
哈爾濱市兒童醫院信息科科長韓偉告訴記者,醫院與北京兒童醫院等國內大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也在兒童先心病治療方面和韓國的醫院合作,通過預約,可以讓韓國這方面的專家來哈為患者進行治療。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市兒童醫院等都與北京、上海甚至國外醫院有合作,建立了遠程會診中心,對於疑難病患者,一方面可通過遠程會診幫助分析確診、制定治療方案,另一方面可預約國內專家定期來治療。患者不用離開本地就可得到最好的醫療資源,同時能夠減少醫療費用。
呼喚區域共享“雲醫療”平臺
在人們逐漸了解並不斷增加互聯網醫療的使用後,醫療資源的效率會獲得大幅提昇,但另一方面的問題又顯現出來,即醫療資源的共享——院際之間的互聯互通。而這離不開區域“雲醫療”平臺的支橕。
據了解,現在哈爾濱市的各大醫院均已建立起電子病歷等相關的醫療信息平臺,醫院內部實現門診、住院、影像、檢查檢驗等數據的電子化,患者的就醫診療數據都存儲在醫院的計算機服務器上。醫生看病可隨時調閱患者以往的就醫資料,方便了患者和醫生。然而患者在其他醫院就診的資料,醫生在本院卻看不到。患者的醫療資料被分割在各醫院的網絡上。現在,各醫院積累了大量的患者醫療信息,因為沒有區域網絡平臺,院際之間不能互聯而無法使用這些信息。
據韓偉介紹,現在哈爾濱市各醫院的信息系統建設都分屬不同的公司,系統差異很大,即使將來建成全市區域醫療平臺,各醫院之間的患者信息資料調用實現起來也比較困難。因此,政府在建設“雲醫療”同時,要解決好這個問題,不要浪費了巨大的醫療數據。
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市的區域“雲醫療”平臺已經開展建設多年,全市“雲醫療”網絡平臺只建成了分支之一的社區醫院網絡平臺,其他的至今尚處建設中。
哈爾濱市衛計委基層處副處長劉英告訴記者,目前,兒童免疫等公共衛生、居民健康和基本醫療資料都實現網絡化,存儲在網上,居民在社區醫院的就醫等醫療數據可在全市社區醫院之間隨時調用。
采訪中,醫生們呼吁,政府要加快全市“雲醫療”網絡平臺建設速度,盤活並整合多年積累下來、分散在各醫院的醫療數據,提高醫療診斷效率,降低患者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