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據氣象部門預報,綏化近期將有較強降水天氣過程,這將導致綏化農田低窪地塊出現較嚴重的田間積水,如不及時排除將危害農作物正常生長,造成減產減收。為最大限度減少澇災對全市農業生產的影響,預防發生重大災害,市農委要求各地做好農業除澇減災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搶排田間積水,及時開展促早熟作業等工作。
據市農委主任門貴昌介紹,市農委已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除澇減災工作,並下發了《關於應對強降雨天氣做好農業除澇減災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搞好組織發動,積極主動與水利、財政、金融、糧食、民政等部門搞好協調協作,為農民抗災除澇、減災增收提供指導和服務,幫助研究增收門路和生產自救措施。同時,要對農田積水地塊,迅速組織人力、物力,全力搶排快排,盡最大限度地減少作物浸泡時間,搶救水淹莊稼,減輕內澇對作物的影響,把內澇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要及時開展促早熟作業。旱田作物要及時噴施葉面肥。對遭受澇災嚴重的玉米地塊,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高稈作業機作業。經排查生育延遲地塊,可在收獲前15天,將玉米脫水劑噴施於活稈玉米棒三葉處,促進玉米提早脫水成熟。大豆田噴施磷酸二氫鉀、三碘苯甲酸等葉面制劑,迅速補充養分,增強植株抗逆、抗寒能力,延長葉片功能期。水田管理要打撈漂浮物,潑水洗苗扶正,清除爛黃葉,減少壓傷和腐爛現象。受災地塊適當早排水、曬田,提高地溫、增加土壤通透性,促早熟。
低溫多雨條件下易導致病害偏重發生,門貴昌要求各地農業部門要密切監測田間病情,做好預測預報,重點做好玉米螟、玉米大斑病、水稻稻瘟病、大豆根腐病、大豆灰斑病、霜霉病和馬鈴薯晚疫病等病蟲害的防范,一旦達到防治指標,及時采取相應藥劑防治,確保農業生產安全。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制定抗災技術方案,發放技術指導宣傳單,各級農業技術人員要深入受災地塊,靠前包片指導,針對不同受災程度和不同作物,重點做好適時施肥,防病防蟲等技術指導工作。要和群眾算好經濟效益賬,增強群眾對受災作物加強管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大力宣傳抗災除澇、減災增收的技術措施,使群眾全面掌握促早熟、增粒重、提品質的生產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