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5日訊(記者 楊帆)“大多數尋求法律援助的人都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或許有著身體的障礙,或許經濟有限文化水平低,而正是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哈爾濱市法律志願服務隊隊員、哈爾濱嶸斗律師事務所律師施楠說,在哈市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默默地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諮詢等公益服務,五年來已累計服務100餘萬群眾。

2013年3月,哈爾濱嶸斗律師事務所張劍鋒律師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用法理與熱心暖人心
2014年,孤寡老人王春華丈夫去世後,留下子一筆數目不小的錢財,兩個兒子身在異國他鄉,又長年不在老人身邊,只有外甥女不時來看望,時間長了,外甥女經常以各種理由向老人借錢,短短三年分幾十次就向老人錯了300多萬元。最後老人的錢被外甥女借的連生活費都沒有了。無奈之下,老人想通過訴訟要回自己的養老錢,但又沒有錢請律師,只好求助法律援助。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志願者很快為老人在法院立了案,又多次找到其外甥女,最後通牒經法院兩次開庭最終判決外甥女償還老人借款430萬元。
律師志願者辦案態度認真、負責、細心,能及時提供訴訟方案和解決方法,有的律師在辦案中,主動為困難當事人繳納部分訴訟費用及其他相關費用。
近年來,全市法律志願服務隊通過一線跟進、入戶走訪、集體座談等形式,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信訪問題處理、突發事件現場配合、行政訴訟應訴等重大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尤其重點圍繞推進城市改造、棚戶改建、拆除違法建築、地鐵建設和土地流轉等中心工作,組織隊伍深入一線,努力化解影響重大項目建設的矛盾和問題。去年以來,圍繞“三改一拆”,組織230餘名法律志願服務者組成專業服務小分隊,到項目建設和拆違工作現場及居民家中,提供法律諮詢、司法強拆論證等服務210餘次,有效推進拆違進度,維護了和諧穩定。同時,發揮法律業務優勢,彌補不熟悉群眾情況和群眾語言的短板,化解基層鄰裡糾紛,成功調處矛盾糾紛2.2萬起、復雜疑難糾紛近120起,調解成功率達98.2%以上。

2015年10月,哈爾濱嶸斗律師事務所施楠律師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12348法律志願網絡工作室在線解答
哈市共有律師事務所482家,佔全省總數的68.3%,位居各地級市首位。對此,哈爾濱市司法局以開展“百所聯千村進萬戶”主題實踐活動為抓手,率先在全省政法系統開展了以律師為主體的志願服務活動。哈市司法局制定出臺一系列有關法律志願服務規定,將法律志願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公證服務、法治宣傳、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和司法鑒定的方方面面,並在財務管理規定范圍內拔出專項經費,把法律志願服務定位在“紮根黑土、服務民生、回報社會”服務功能上,不僅要全力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還要為需要幫助的群眾提供全程義務法律服務。啟動“百所聯千村進萬戶”(100個律師事務所、100個司法所、100個司法鑒定所)主題志願服務活動,組建全市法律志願服務總隊,由局長任總隊長,局領導分別擔任律師、公證、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志願服務五個分隊的分隊長,下設117法律志願服務分隊,涵蓋全市9區9縣(市)和局屬11個單位。其中律師志願服務分隊60個,公證志願服務分隊19個,人民調解志願分隊14個,法治宣傳志願服務分隊11個,法律援助志願分隊13個。
在每個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司法鑒定所、司法所等法律服務機構專門設立“法律志願服務接待點”,實行服務內容、服務承諾、工作機制等“六上牆”,並統一形象標識和矛盾化解臺賬,實現法律志願服務全覆蓋。此外,依托利己開發的全省首個法律志願服務微信、微博平臺服務管理系統,建立12348法律志願網絡工作室,在線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幫助化解糾紛,有效實現“網上網下聯動”。截至目前,全市法律志願服務隊注冊志願者近5000人,服務總時數60萬小時,人均服務時數33小時/年,已累計組織開展法律志願服務活動523次,服務群眾138630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