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系列解讀之三
創新技術技能人纔培養模式打造“龍江藍領
【解讀人】
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丁哲學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張國忠
【政策亮點】
推行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
實施“龍江技能振興計劃”,項目化培養技能人纔,打造“龍江藍領”;建立企業首席技師制度,提高技能人纔待遇水平;加大表彰獎勵高技能人纔力度,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業強國都是技師技工的大國,我們要有很強的技術工人隊伍”,“大力培育支橕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高技能人纔隊伍”。推進技能人纔隊伍建設,是實現我省產業發展和新一輪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保證。《實施意見》提出,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行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促進中高職銜接,強化校企合作,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這是創新技能人纔培養培育模式,提高技能勞動者素質的一個重要機遇和重要舉措”,丁哲學說,“現代學徒制是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推進的一項育人模式,其特點簡單來說就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建立現代學徒制是職業教育主動服務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推動職業教育體系和勞動就業體系互動發展,打通和拓寬技術技能人纔培養和成長通道,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戰略選擇。現代學徒制有利於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准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提高人纔培養質量和針對性。丁哲學說,我省共有四家職業院校入選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今後,將在積極推進招生與招工一體化、深化工學結合人纔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專兼結合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重點推進。
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我省系統培養技術技能人纔,完善職業教育人纔多樣化成長渠道的重要載體,也是校企合作、中高職貫通培養、資源整合的重要平臺。丁哲學表示,目前,我省共有12家省級職業教育集團、7家區域職業教育集團,涵蓋農林牧、裝備制造、煤電化等重點產業,覆蓋職業院校百餘家。《實施意見》提出“促進中高職銜接,強化校企合作,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對於促進教育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今後,將對接我省重點產業發展,研究制定支持政策,探索組建覆蓋全產業鏈的職業教育集團,開展多元投資主體依法共建職業教育集團的改革試點,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職業教育集團。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著力發現、培養、集聚高技能人纔隊伍,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施意見》明確,實施“龍江技能振興計劃”,重點支持建設百個產業急需的高技能人纔培訓基地、百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和一批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打造“龍江藍領”。張國忠介紹說,實施“龍江技能振興計劃”,主要目標是加快構建技能人纔培養體系,努力實現技能人纔隊伍建設轉型發展。這項計劃主要包括:高技能人纔培養項目計劃,培養行業頂尖高技能領軍人纔;產業項目預備技能人纔培養計劃,組織城鄉未繼續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和離校未就業大學畢業生實施勞動預備制培訓,為產業項目輸送合格技能人纔;重點群體專項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開展以訂單、定向、定崗培訓方式為主的專項就業技能培訓;技能人纔培養模式更新計劃,提昇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技能人纔培養基礎能力提昇計劃,建立高技能人纔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提昇職業技能培訓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計劃的實施,將為我省轉方式調結構,培養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術精湛、素質優良的技能人纔隊伍起到積極作用。
企業首席技師是在生產、運輸和服務等領域崗位一線,熟練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術,具備精湛操作技能,並在工作實踐中能夠解決關鍵技術和工藝操作性難題的人員,主要包括技術技能勞動者中取得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及相應水平的人員。張國忠認為,要進一步調動企業在技能人纔隊伍建設上的積極性、主動性,落實好技能人纔待遇政策。《實施意見》提出“建立企業首席技師制度,試行年薪制、技能入股、期權激勵和效益分成”,這對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推動技術、技能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發揮高技能人纔作用樹立起鮮明的工作導向。《實施意見》提出,對新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技術能手”的高技能人纔,省財政一次性分別給予每人20萬元和10萬元獎勵。這是營造崇尚專業的社會氛圍、大力弘揚新時期工匠精神的重要舉措,有利於進一步激勵高技能人纔發揮行業產業大軍優秀代表的作用,發揮技術工人隊伍核心骨乾的作用,在加快產業優化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