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慶安縣建設綠色水稻大糧倉 打造綠色有機大米大廚房
2016-07-27 15:49:58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7日訊(記者 陳顯春) 近年來,慶安縣按照綠色標准化種植、集群品牌化發展的思路,發展綠色食品水稻產業。全縣280萬畝耕地,綠色水稻種植面積150多萬畝,水稻加工企業幾十家,年生產綠色食品大米80萬噸左右,暢銷全國。

  慶安縣位於小興安嶺與呼蘭河交匯的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中國寒地黑土核心區。境內三山環繞,七河發源,九河匯流,土壤肥沃,空氣清潔,綠色食品水稻產業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優勢。好地,好水,好生態,好大米,是聞名的『中國綠色食品水稻之鄉』。

  自上世紀90年代初,慶安縣開始步入綠色食品水稻種植開發軌道,先後被確定為『全國生態示范縣、全國首家生態農業示范縣』等殊榮。

  據介紹,1994年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向『慶泉』牌大米頒發了綠色食品證書。2003年慶安大米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專家評審,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5年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格評估報告顯示:『慶安大米』以43.33億元的品牌價值,列全國大米品牌第二位。

  近年來,慶安縣按照綠色標准化種植、科學規范化監管、集群品牌化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水稻產業。全縣280萬畝耕地,綠色水稻種植面積150多萬畝,水稻加工企業幾十家。目前,慶安形成米業加工產業集群,擁有國家級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18家,年加工量超10萬噸企業13家,縣內水稻加工轉化率達到了100%,年生產綠色食品大米80萬噸,暢銷全國。

  種植綠色水稻,開發綠色食品,慶安人獲益多多。2015年全縣綠色有機食品水稻產業實現產值18.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35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8%;綠色食品生產企業增效6260萬元,財政增稅2230萬元,帶動相關產業增收2.8億元;增加城鄉富餘勞動力8700人就業創業。

  同時,慶安縣高標准建設綠色水稻基地,從保護河流和水源起步,嚴格控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農民自覺擴大農家肥和生物菌肥的使用量,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成為水稻種植的綠色行為,生成綠色生態經濟效益。

  米飄香、酒飄香。曾經連續5屆『中國黑龍江慶安綠色食品節』的成功舉辦,讓世界了解了綠色慶安,讓慶安的綠色食品享譽大江南北。目前,國內30個省市自治區均有『慶安大米』銷售網點,出口日本、保加利亞等地。

  縣委書記李英男表示,慶安是全國聞名的優質大米之鄉,是綠色水稻生產加工基地。慶安縣將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總抓手和產業發展方向,以村為基本單元的復合型經營模式為牽動,從市場需求入手推進大米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進一步擴大綠色食品水稻認證面積,提高綠色有機食品大米質量,建設國家的綠色水稻大糧倉、綠色有機大米大廚房。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