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濃『墨』重彩打造新型產業支橕
2016-07-28 09:27:1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姚琦 曹國斌 解洪旺 文天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第四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七臺河石墨產業園展區。齊軒 攝

  黑龍江日報7月28日訊 邁進“十三五”,對我省來說是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對七臺河市來說,更是七臺河市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

  在當前煤炭產業進入需求增速放緩期、過剩產能消化期、環境制約強化期、結構調整攻堅期“四期”並存的形勢下,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七臺河市委、市政府提出“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發展戰略,積極發展新興替代產業。

  七臺河市根據國內外石墨產業發展的趨勢,利用七臺河石墨資源優勢,依托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現有基礎,積極發展石墨深加工和石墨烯產業,把石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作為接續產業,為七臺河城市轉型打造新的產業支橕。

  七臺河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結構轉型昇級為主線,以石墨采選和深加工兩個園區為載體,以石墨加工關鍵性核心技術突破和產業整合為著力點,以產業聚集和構建產業鏈的方式,大力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石墨新材料及制品,培育新興支柱產業,實現彎道超車,力爭把石墨這一非煤產業項目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推動七臺河加快經濟轉型發展,並且實現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借資源優勢為石墨產業發展的內動力

  石墨是元素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質軟,黑灰色,有油膩感,有較好的耐高溫、導電、導熱等性能,素有“黑金子”的美譽,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不僅普遍應用於一般工業和消費領域,還廣泛應用於一些特殊領域,是國防、科研、航天、機械、軍工、化工、電子、環保、輕工、耐火材料等領域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很高的經濟價值。

  我國石墨資源中,晶質石墨礦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山東、內蒙、山西、河北五省,石墨保有儲量佔全國的90%,晶質石墨礦石儲量18.4億噸,其中黑龍江蘿北6.3億噸、雞西3.6億噸、七臺河0.4億噸。在大型晶質石墨礦中,黑龍江省蘿北縣雲山、勃利縣佛嶺為世界特大型礦床。截至2013年底,全省石墨(晶質石墨)保有資源儲量1.16億噸,佔全國52.7%,約佔全球石墨資源24.7%。主要集中在雞西、鶴崗和七臺河等地。為推進石墨產業發展,我省在2016年6月15日成立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

  七臺河石墨采選產業園區歸屬於七臺河市新興區密林經營所,采選產業園區依托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東潤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密林礦區石墨資源,該石墨資源具有儲量豐富、品位高、鱗片大等特點。園區總佔地面積779.634公頃,采選產業園區依托七臺河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東潤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密林礦區石墨資源,本著就近原則布置采礦區、廢石場區、選礦區及尾礦庫區。根據石墨儲量,預計在5年規劃內,引進6家企業入駐。

  采選產業園區規劃建設石墨精粉產能30萬噸/年,原礦石需求量300萬噸/年,選礦廠服務30年。建設露天采礦場1處,選礦企業6家,建設大型尾礦庫一座及其配套的生產附屬設施和生活福利設施。園區選礦廠總佔地約3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投資約6億元;尾礦庫佔地約156萬平方米,投資約4.3億元。年產含碳量95%石墨精粉30萬噸,年銷售額8.4億元,利稅總額2.1億元。園區以石墨資源為依托,以項目為帶動,通過項目積聚建設逐步形成石墨洗選產業集群,為七臺河市石墨精深加工提供優質的原料保證。

  七臺河石墨深加工產業園位於七臺河市西北新興區內,依托於七臺河寶泰隆石墨烯新材料有限公司(100噸/年石墨烯項目)所在位置為中心,園區總佔地面積108.65公頃,深加工區總佔地面積為87.77公頃。園區集中布置石墨深加工項目及公輔設施,預計2020年之前所有企業入駐園區。產業園工業用地布局總體思路是以產業鏈為主線進行全面整合,專業化協作。堅持節地、節能、節約資源、環保、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中心,充分體現循環經濟理念。最終將園區打造為國內石墨行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七臺河市新興石墨產業規劃建設“一個中心,兩個園區”,即建設“石墨深加工研發中心”和“石墨采選及深加工兩個園區”。項目全部完成後,石墨產業年產值達到近120億元,年利潤總額為23億元以上。


  打造中國新的石墨加工基地

  七臺河市石墨產業確立是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在“十三五”時期的創新、發展、綠色、開放、共享的主基調,圍繞《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實施方向,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優先戰略,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壯大礦產經濟產業規模為核心,堅持初級產成品就地轉化質量昇級,堅持科學、規范、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原則,以加工增值、延長產業鏈條為主攻方向,實現礦產經濟布局由分散向集群轉變、礦產加工產品由低端向高端轉變,釋放資源潛力,加快產業結構優化昇級。

  七臺河市將以提昇園區承載能力為依托,以突破精深加工關鍵核心技術為著眼點,引入新材料、新能源、新領域前沿應用技術,發展高端、終端、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形成產業集聚,做大做強石墨產業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堅持“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發揮資源優勢,以園區為載體,大力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石墨新材料及制品,把七臺河打造成為中國新的石墨加工基地。

  在規劃原則上,七臺河市堅持資源科學與合理化利用原則、先進性和差異化發展原則、自主創新與引進相結合原則、市場化運作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原則、突出重點發展原則,引導重點石墨企業逐步向初級產品規模化,深加工產品專業化和精細化方向發展。

  石墨產業發展總體定位:石墨產業作為七臺河市新興產業,建設“一個中心,兩個園區”,即建設“石墨深加工研發中心”和“石墨采選及深加工兩個園區”,力爭建成國家級石墨新材料產業基地。其主要內容包括:創新型的石墨產業:建設石墨深加工研發中心,做到產學研相結合,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等人纔加盟;全球化的石墨產業:滿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需求為目標,把石墨采選和深加工兩個園區建成國家級石墨生產加工基地;提供系列化深加工產品服務的石墨產業:以石墨系列化深加工產品為主,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重點發展密封材料、新能源材料、石墨烯三個產業鏈;資源高效開發型的石墨產業:以優勢礦產資源為基礎,實現生態、環境、社會與產業和諧發展。

  發展目標確立為:到2020年,石墨采選園區進駐5至6家企業,精礦總量控制在30萬噸/年;提高行業生產集中度,培育5至10家石墨深加工企業,生產石墨深加工產品20餘種;建立石墨深加工研發中心,為石墨深加工引進人纔。重點發展密封材料、球形石墨、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烯等高性能石墨新材料、發展高純石墨、人造金剛石、核石墨等精深加工及制品項目,並拓展和完善相關產業鏈。

  總體目標:2020年,石墨選礦精礦粉的總規模控制在30萬噸,行業總產值達到120億元。初步建立起七臺河石墨現代化產業格局,產業結構優化取得明顯成效,圍繞石墨深加工形成5條主導產業鏈,深加工產品及制品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3-5年形成具有國內一流的大型石墨產品開發的大型企業。建成1-2個國內一流技術研發中心,在石墨選礦新技術、石墨新產品制造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總體加工技術裝備及產品檔次國內一流。建立尾礦再選及綜合利用生產體系,在全區內推行清潔生產。經過五年時間,建立起“資源為基礎、技術為支橕、深加工新興石墨材料為主導”的資源利用率一流、技術裝備水平一流、生態環境保護一流、創新能力一流、高終端產品一流、知名品牌一流的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石墨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借政策東風為發展石墨產業的外動力

  發展石墨產業是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乾意見》指出,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優勢,積極支持中等城市做大做強高端石墨深加工等特色產業集群。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科技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乾意見》(工信部聯原〔2015〕435號)(2015年11月30日),提出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產業體系,實現石墨烯材料標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在多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

  《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要求促進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石墨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材料,可以廣泛應用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因此,在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發展石墨產業提供了政策支持。

  黑龍江省石墨烯產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16年—2018年)結合我省石墨資源優勢,面向石墨烯產業可持續發展需要,培育創新團隊,梳理成果,發展優勢企業,搭建石墨烯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重點培育和支持10個石墨烯產業創新團隊包含七臺河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墨烯研究團隊。

  黑龍江省將新材料產業作為全省重要產業,《黑龍江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引進高水平企業集團,整合資源,加大技術引進與研發,重點發展高純石墨、石墨微粉、可膨脹石墨、柔性石墨、石墨乳、電池石墨、等靜壓石墨等高檔石墨制品、深加工產品,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把石墨產業做大做強。

  七臺河市全力支持石墨產業發展,也是基於國家和我省將石墨產業作為新興主導產業的大環境而出發,將七臺河市石墨產業園區建設作為促進我國石墨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載體,充分利用石墨這種寶貴的戰略資源,落實國家創新驅動和“一帶一路”戰略以及支持東北振興的總體要求,發展石墨深加工和石墨烯產業,促進我國石墨產業的轉型昇級,提出培育壯大一批石墨深加工企業,將七臺河打造成石墨加工基地,高端的石墨產業園。

  同時,在項目立項、風險投資、信貸扶持、園區進入、企業稅收、技術創新等多方面重點傾斜,加大支持力度,努力推進石墨產業快速發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科技優勢,對我國搶佔高科技產業競爭制高點具有戰略意義。


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上的寶泰隆石墨烯產品。齊軒 攝

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石墨烯產品,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上獲參展產品金獎。 

  抓龍頭企業 引領七臺河市產業轉型發展

  如何用“煤頭化尾”的金鑰匙打開煤城轉型之路成為煤炭資源型城市的首要課題。6月下旬,在哈爾濱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上,七臺河市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石墨烯產品榮獲參展產品金獎,也是參展中制備石墨烯產品的唯一金獎,這為煤城轉型發展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

  據悉,寶泰隆公司的石墨烯創造了三項全國之首。首先,該公司石墨烯產品最先通過中試生產。從今年1月20日起,中試裝置每天可生產石墨烯10公斤。待今年10月份100噸/年石墨烯項目達產後,每天可產340公斤左右,生產規模居全國前列。其次,研發技術位居全行業前列,並首先突破了層數可控難題。寶泰隆公司石墨烯項目相關技術已申報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5項。第三,寶泰隆公司擁有的石墨礦屬於晶質石墨礦體,品位和品質在國內已發現石墨礦體中十分罕見,為七臺河向“培育壯大新字號”的石墨烯產業轉型奠定了優質原料基礎。

  “石墨烯對很多人來說就像愛麗絲仙境一樣,非常神奇。”石墨烯發明者安德烈·海姆教授指出,它將引領人類從“20世紀硅時代”向“21世紀碳時代”邁進。

寶泰隆公司石墨烯項目建設現場。周雪峰 攝 

  談到石墨烯對行業轉型發展的影響時,寶泰隆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馬慶表示:“去年開工的100噸/年石墨烯項目與前年實施的30萬噸/年焦炭制穩定輕烴(轉型昇級)項目都將示范引領黑龍江乃至全國煤化工行業走出困境,開闢一條二次騰飛的新路。6月17日七臺河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由此邁入了新材料產業的歷史新紀元。”

  寶泰隆公司作為七臺河市城市轉型的領頭羊,將遵循“煤頭化尾”原則,從清潔能源、替代能源、新材料三個角度促轉型,實施“產業轉型和產品昇級”戰略,打造高端石墨產業集群,充分把握“龍江絲路帶”和“一帶一路”有利契機,力爭在2020年之前打造成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國際新能源和新材料企業。


 

寶泰隆石墨烯項目鳥矙圖。

   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該市石墨資源,拉伸產業鏈條,打造高端石墨產業,七臺河市已初步設計一套完整的深加工產業項目,主要有:七臺河寶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投資5.5億元建設100噸/年石墨烯項目、2000噸/年超導電型石墨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2016年-2017年擬建、在建10萬噸/年晶質石墨洗選項目、2萬噸/年高純石墨項目、2萬噸/年球形石墨項目、5000噸/年柔性石墨紙項目、500噸/年核石墨項目和2.4億克拉/年金剛石項目。

  七臺河興盛石墨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在勃利縣工業園區投資建設年處理石墨原礦60萬噸的石墨選礦廠及深加工生產線。項目建成後,年可生產3.27萬天然鱗片石墨、2萬噸球形石墨、5000噸高純石墨、2億克拉金剛石、2萬噸石墨電極以及尾礦材料生產的3億標准塊各種磚項目。

  “十三五”期間七臺河市將石墨資源作為未來五年全市新材料主打產業,逐步形成集開采、洗選、深加工為一體的石墨產業鏈條。

  借廣闊市場 為石墨產業的原動力

  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焦煤生產基地七臺河市,是一個因煤而生、緣煤而興的工業城市。隨著近年來煤炭行業持續低迷,七臺河市經濟發展明顯放緩,2009年3月,七臺河市被列為第二批全國資源枯竭經濟試點轉型城市。而石墨作為一種戰略資源,隨著新材料的研究及工藝技術進步,特別是石墨烯的發現更是使得石墨的身價倍增,七臺河市領導審時度勢,積極倡導推進“石墨產業化”、落實“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推動市域經濟戰略轉型和產業昇級。

  七臺河石墨深加工園區規劃建設的重點是發展五大產業鏈,即:石墨新能源材料產業鏈、密封散熱材料產業鏈、超硬材料產業鏈、石墨烯產業鏈及新興材料產業鏈。

  (1)石墨新能源材料產業鏈:重點發展球形石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及其他配套材料產業。到2020年項目全部建成達產達效,形成年產5萬噸高純球形石墨、5萬噸負極材料、10千萬Ah新能源電池生產能力。

  (2)石墨密封材料產業鏈:大力發展滿足石油、化工、機械、汽車、輪船等高性能密封材料以及環保類的吸油除污材料。重點發展可膨脹石墨、柔性石墨以及相關的系列化制品。到2020年形成年產6萬噸可膨脹石墨、4.5萬噸柔性石墨、1.8萬噸石墨密封散熱材料、1.8萬噸石墨紙噸生產能力。

  (3)超硬材料產業鏈:大力發展高純石墨、金剛砂、各種磨具、金剛石等超硬材料,到2020年形成年產人造金剛石2.4億克拉。

  (4)石墨烯產業鏈: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石墨烯及石墨烯材料,到2020年形成年產石墨烯粉料100噸、石墨烯磷酸鐵鋰正極2千噸、石墨烯導電液5千噸、石墨烯薄膜2萬平方米。

  (5)特種石墨及新興材料產業鏈:利用石墨獨有特性,開發高科技含量石墨材料與產品,作為產業創新突破發展的方向。重點發展國防及軍工用石墨、核石墨、導電石墨、石墨坩堝等材料。到2020年形成年產國防及軍工用石墨1千噸、核石墨1千噸、導電石墨1500噸、石墨坩堝2千噸、石墨乳3千噸,年產增碳劑3萬噸、石墨微粉2萬噸。

  在以上五大產業鏈中,石墨烯與石墨烯磷酸鐵鋰正極的市場前景是最受關注的。

  石墨烯是一種以石墨為原料的納米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二維碳納米材料,具有獨特的片層晶體結構,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知材料中最輕、最薄、最硬的韌性材料,具有高導電、高強度、高導熱、高比表面積等特點。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強韌的材料,斷裂強度比最好的鋼材還要高200倍。同時它又有很好的彈性,拉伸幅度能達到自身尺寸的20%。它是目前自然界最薄、強度最高的材料。

  石墨烯目前最有潛力的應用是成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體管,用來生產未來的超級計算機。用石墨烯取代硅,計算機處理器的運行速度將會快數百倍。

  石墨烯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另一方面,它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氣體原子(氦原子)也無法穿透。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適合作為透明電子產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觸摸顯示屏、發光板和太陽能電池板。

  作為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石墨烯被稱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學家甚至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

  目前,作為石墨烯原材料的石墨精粉市場售價約為3000元/噸左右,而提煉成石墨烯後,石墨烯的市場售價高達100萬元/噸左右。隨著批量化生產和大尺寸難題逐步突破,石墨烯的產業化步伐正在加快,國內外相關機構的科研投入力度也在上昇,市場關注度隨之昇溫。據專家預測,全球石墨烯市場在2018年將超過1.95億美元,到2023年將增加到13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7.1%。

  石墨烯磷酸鐵鋰正極產業發展具有八大優勢。石墨烯磷酸鐵鋰正極是一種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其特點是放電容量大,價格低廉,無毒性,不造成環境污染。世界各國正競相實現產業化生產。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