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抓住"綠"盯住"網" 蘿北農業布局"水陸空"
2016-07-31 09:21:2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邵晶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7月31日訊 蘿北縣農業在原料輸出端加大力度轉方式調結構,今年全縣玉米種植面積減少13.4萬畝,水稻增加4萬畝,大豆新增7萬畝,紅小豆增加4萬畝,力求向綠色、有機上調,向市場需求上調,向林下經濟上調。

  “蘿北大米獲得國家大米地理標識認證,提高了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我們又根據市場需求,逐步提高綠色、有機水稻的種植面積。”縣農業局局長何龍江說,蘿北縣建設綠色水稻監控平臺,專家根據監測情況進行標准化作業指導。精選10個高標准示范基地,落實面積5000畝。產加銷平臺聯網,在銷售網絡端追溯生產過程,增加綠色大米市場可信度和透明度。

  “市場需要啥,就種啥。”蘿北縣農業部門及時把握市場動向,旱田作物向市場需求上調整。紅小豆從過去的幾千畝增加到5萬畝。

  發展林下經濟,是蘿北縣北部山區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投資2000萬元,完成林下參種植面積1000畝。投資500萬元的龍江三峽四季房車自駕游營地和投資300萬元的森林食品保鮮加工項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准備實施基礎建設。投資500萬元的肉驢養殖基地項目,正在辦理用地審批手續。投資300萬元,建設紅松堅果林基地2000畝,已完成1000畝的建設任務。

  畜牧業今年上半年打出項目牌,與黑龍江恆陽集團簽署總投資5億元的奶牛養殖項目合作意向書。繁林黃牛飼養合作社正在進行牛捨內部設施安裝,近期將選購黃牛。康泰家禽飼養專業合作社完成存欄3萬只雞捨建設。在水產業上,大力發展特色漁業養殖,投放了1300多斤蟹苗開展稻田養蟹,開發稻蟹米。引進附加值高的雜交大白魚,推動特色漁業養殖發展。

  空中有吊袋木耳、堅果,水中發展特色漁業,陸地有綠色食品和特色養殖,通過結構調整,農業生產形成了“水陸空”合理布局。

  去年農產品網上銷售只是試水過程,今年,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在京東、1688、郵樂網等平臺的網店已經全面鋪開,通過線上訂購、實體店實時配送直達用戶已經開始實戰運營,網絡銷售結合綠色食品旗艦店的營銷模式已經走出龍江,走向全國。

責任編輯:王艷

【專題】持續深入學講話 振興發展看龍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