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場路收費站煥然一新。
東北網8月2日訊 從市區駕車去往林甸縣和齊齊哈爾市方向,可以通過兩個收費站進入綏滿高速,一個是機場路收費站,另一個城北收費站。自2015年10月1日開始,機場路收費站因施工改造封閉,大家只能從城北收費站上高速,既不方便,且行經路況也不好。
8月1日,機場路收費站以嶄新的面貌開始迎來送往。
經過10個月的昇級改造,機場路收費站與之前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呢?昨日,晚報記者一早便來到收費站采訪。
新站車道增加一倍
1日8時許,晚報記者駕車從世紀大道進入機場路,行駛到轉向機場路收費站的匝道時,看到有工人正在清理匝道口的警示墩,印有反光標識的圍擋也被車輛脫離現場。
進入匝道,一個嶄新的收費站便展現在眼前,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非常寬敞和大氣。
在之前的采訪工作中,記者經常驅車經過機場路收費站,所以對改造前的印象很深。相比改造前,改造後的收費站不僅造型新穎現代,路面重新鋪裝,收費島的設備也有昇級,作為進出大慶的一個門戶,這裡的新面貌令人欣喜。
“改造前我們這個收費站是雙向4車道,遇到出行高峰,經常出現堵車的情況。改造後,車道比之前多一倍,變成了8條車道,5個出口3個進口。”大慶高速管理處機場路收費站副站長崔陽說。
機場路收費站各項系統已經調試完畢,於當日9時整正式投入使用。
通行能力大大提高
“現在私家車越來越多,之前的雙向4車道收費站根本不能滿足需求,單日車流量最大時,曾達到4800臺次左右,所以一到周末出行高峰期,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擁堵。”副站長崔陽說。
改造後,該站可以滿足單日流量3700臺次不發生堵車的情況。
除了通行能力更強,收費站改造後,還有哪些亮點呢?
崔陽介紹,通常出站口(車輛從高速公路進入市區)的車輛因為要交費,所以容易出現擁堵,為盡可能改善這一情況,新站特設計了5個出站口,其中3個為大貨車通道,2個為小客車通道,大貨車通道不繁忙時,也允許小客車通過。
進口(從市區進入高速公路)設置為3個車道,從右向左分別為自動取卡車道、人工出卡車道和正在建設中的ETC專用車道。
這裡要提醒廣大市民,走最右側的車道,要比前兩種方式更加便捷,因此鼓勵經常走高速的車主使用ETC。

新站投用後通過的首輛車。
首輛車來自內蒙古
9點了,大家的目光都沿著路面向遠處搜尋,等著第一輛車到來。
不一會兒,一輛哈弗越野車減速緩緩駛向收費站,這是該站昇級改造後通過的第一輛車。
司機說,自己從內蒙古駕車來大慶,沒想到竟成為機場路收費站重新開通後通過的首輛車,覺得自己很幸運。
記者注意到,收費工作人員在與司機溝通過程中,一直有個揚聲器在工作,而這在老站是沒有的。
“因為大貨車噪聲較大,司機與收費員言語交流非常費力,這個擴音器具有內外收聲擴音工能,有了它,以後在嘈雜環境下,收費員和司機之間的溝通就更加清晰了。”工作人員介紹說。
晚報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有越來越多的車輛准備駛入市區,可從市區駛入高速的車輛卻未見一臺。所以提醒廣大市民,以後去往齊齊哈爾方向不用都往城北收費站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