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系列解讀(五)
破除陳舊觀念 梯次開發青年優秀人纔
【解讀人】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高廣宏
省博士後管理辦公室主任劉磊
【政策亮點】
在各類人纔項目中設立青年專項。省級重點科研項目申報評審同等條件的向青年人纔傾斜。支持哈爾濱建設“全國博士後創新示范中心”。建立博士後國際交流機制。圍繞“十三五”省級重點產業項目,支持科技型企業、產業園區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對設站單位給予經費支持。
科學技術發展,人纔是關鍵,青年是基礎。青年人纔的培養選拔關系長遠、意義重大。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梯次開發青年優秀人纔,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等陳舊觀念,抓緊培養造就青年英纔。高廣宏認為,該政策將成為激活青年人纔的“一池春水”,打破常規思維,破除障礙壁壘,助力青年發展,建立起有利於青年人纔成長的快速通道。從人纔成長和發展規律來看,35歲往往是科研人員創新能力最強的年齡段,這個年齡的人纔多活躍在一線,科研已有起色,並具備一定基礎。高廣宏說,《實施意見》提出“在省級重點科研項目申報評審中,同等條件的向35周歲以下青年人纔傾斜”,這是為青年人纔盡快成長在平臺上“多搭一片”、在政策上“多看一眼”的重要舉措。《實施意見》明確,在“龍江學者”、“龍江科技英纔”支持計劃及專業技術領軍人纔梯隊建設等重大人纔工程項目中設立青年專項。高廣宏認為,在各類人纔工程項目中設立青年專項,可以緩解青年人纔在評審中因資歷淺、閱歷少而導致評不上、選不上的現象。只有打破年齡、學歷、職稱等條條框框,纔能夠真正把那些政治合格、專業潛質好、成果業績突出的青年人纔選拔出來,為青年人纔脫穎而出創造條件,進一步激發他們創新創業的熱情,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積蓄人纔。
加快人纔培養已成為世界各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積極應對、贏得主動的重大戰略選擇。發達國家正在創造條件培養優秀青年研究人纔,尤其是博士後研究人員。《實施意見》提出,支持哈爾濱建設“全國博士後創新示范中心”。建立博士後國際交流機制,每年選拔50名博士後參與國際間博士後交流項目。劉磊認為,這是培養青年人纔的重要途徑。以往我省招收外省博士相對較少,加之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期間缺乏國際間交流,與國內經濟發達省份相比學術研究范圍相對固定。通過建立博士後國際交流機制,有利於加快推進我省博士後國際化進程,將迅速打開我省博士後學術交流整體局面,開展跨學科、綜合性、國際化的學術交流活動;有利於跟蹤國際科技發展前沿,探索和把握國際前瞻性科研方向,培養一批優秀的國際型博士後人纔。
科技型企業、產業園區主要從事與高新技術相關的活動,處於產業鏈的高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專有技術,發展速度快、創新能力強,是科技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化的排頭兵。《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鼓勵我省科技型企業、產業園區建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財政按市、縣政府支持數額的50%給予一次性補助支持。劉磊認為,這是針對我省開展博士後工作的科技型企業、產業園區較少,僅有部分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提出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企業集聚高層次人纔團隊,促進產學研結合的有效載體,是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跨越發展的重要引擎。要圍繞“十三五”省級重點產業項目建設需求,支持科技型企業、產業園區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立更具競爭力的博士後集聚制度和更具靈活性的服務機制,充分發揮高端人纔傳幫帶作用,把更多優秀的博士後研究人員集聚到龍江發展的事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