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畫出網上網下同心圓 凝聚群裡群外向心力——2016龍江最牛群主評選部分百強入圍者風采錄(十四)
2016-08-04 08:44:2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月琴 孫昊 金峰 郎艾迪 於曉琳 宋晨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司剛娟 營造愛心志願者的家

  走在穆棱的街頭巷尾,司剛娟,這個剛柔並濟的名字時常被人們提起,她是一個將愛心事業在這座小城做得風生水起的女人,是一個在弱勢群體中被譽為“女兒、媽媽、姐姐”的人。

  司剛娟,穆棱市鼎盛小額貸款公司經理。2011年,穆棱市愛心志願者協會在她的倡導下正式成立,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有500多名善良、有愛心的人士匯聚於此。為了給大家創建一個愛心互助平臺,讓更多人通過這個平臺去幫助他人或得到幫助,2014年7月,司剛娟與她的伙伴們一同創立了“穆棱市愛心志願者”微信群。在所有志願者心中,這個群就是他們的愛心之家。

  微信群建立之初,群裡每天都熱火朝天的。可是,沒過多久,群主司剛娟就發現,大家在這裡談天說地、家長裡短,甚者一些人把這裡當成了商場,各種廣告鋪天蓋地,根本看不到什麼有價值的訊息,弄得志願者們怨聲載道。

  為了規范微信群,使它達到建群的最初目的,司剛娟對群員提出約法三章:不許在群中發布低級消沈的言論及視頻圖片;不許在群裡詆毀他人,發表有礙團結的言論;雙休日可以在群中互推商品,周一至周五不允許發布任何商業性信息。

  一年365天,司剛娟每天都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向大家問候早安,通報當天的天氣,並附上一篇勵志的精美文章,開啟嶄新的一天。同時,她將每次的愛心活動全過程在群中公布。從最開始的確定被幫扶人選,到主持活動者對被幫扶者的入戶調查情況通報,全都公布在群裡,然後發帖,大家跟帖報名參加。參加活動後,大家要在群裡發表參加愛心活動後的感想,上傳活動圖片。如今的“愛心志願者群”每天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大家在這裡互相交流參加活動的體會,積極提供需要幫扶的弱勢群體對象,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和事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很多愛心人士紛紛申請加入,他們以成為愛心大家庭中的一員為榮。

  在司剛娟的帶領下,“穆棱市愛心志願者”微信群每個月至少組織兩次活動,從未間斷過,受助人群達300餘人。穆棱市的大街小巷和偏遠村屯,都留下了志願者們的足跡。

  2014年9月份,穆棱市新民村9歲女孩陳欣欣被診斷出白血病,她父親兩年前患肝癌去世,一連串的打擊讓這個貧困的農村家庭風雨飄搖。得知此事後,穆棱市愛心志願者協會四次看望小欣欣,並通過各種途徑籌集善款近15萬元。

  穆棱市下城子鎮仁裡西村的趙千千,是個孤兒,從小生活在姑姑家裡。她患有先天性脊椎側彎,如不及時治療,會有生命危險。為此,“穆棱市愛心志願者”微信群和牡丹江晨報聯合起來共同募捐了16.7萬元,在北京為趙千千做了手術。去年,趙千千以698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穆棱一中,上個月,愛心志願者協會又給她送去了1200元學費,打算一直資助她到大學畢業。

  2015年8月,他們慰問穆棱市康樂村五保戶佟大爺時,發現佟大爺的房子搖搖欲墜,“穆棱市愛心志願者”微信群的群員們立即行動,經過兩個月的籌備、建設,70歲的佟大爺終於搬進了志願者捐蓋的愛心小屋。

  司剛娟無論怎麼忙,每天都要抽時間到群中瀏覽一番,和大家交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群員們說,當群主容易,可要想真正做一個有責任心、有正義感、公正嚴明、不怕得罪人、傳播正能量的群主實在太難了,司剛娟把愛心和精力都獻給了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她用實際行動描繪了一幅愛的畫卷。


  孟巍 80後藥師築夢“寶媽群”

  孟巍,一位80後媽媽,在居民區裡經營一家民營藥店。記者在采訪時看到,她的藥店外陳設著各種兒童娛樂設施,地上鋪著乾淨的沙子、隔涼的泡沫坐板。幾位媽媽坐在一旁聊天,三四個寶寶玩的不亦樂乎。藥店內以銷售兒童藥品為主,娛樂設備都是免費提供的,包括書店架子上擺放滿滿的兒童書籍。一位年輕媽媽抱著剛過百天的嬰兒諮詢藥品療效,孟巍耐心地為她講解。

  孟巍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藥劑專業,從事十多年醫藥銷售工作。去年開始在自家小區內經營天朗醫藥連鎖藥店。孟巍發現,3000多戶的居民區裡,哺乳期孕婦、嬰兒及學齡前兒童很多,她們對藥品的需求量很大。為此她的電話24小時開機為寶媽們答疑、送藥。

  在藥店兩側分別有兩家幼兒園,春冬兩季,是孩子們易發病期。孟巍經常去幼兒園提醒家長應多注意孩子們的飲食及生活起居等注意事項。常見的小病應該吃什麼藥、怎麼吃藥。病情嚴重時,提醒家長及時送醫院。

  由於她的愛心和熱心贏得了寶媽們一致認可和信任。她說:“之前為大家做這些,只是因為想把藥店經營好,後來發現,我的醫藥專業知識和售銷工作經驗竟然能幫助這麼多可愛的孩子和因為孩子鬧病而心急如焚的媽媽們,即便有些事繁瑣和辛苦,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孟巍把寶媽匯聚到了微信群後不久,群裡就有了500人,寶媽們也擴展到其他的小區,更有北京、赤峰市等省外的寶媽們。外地的媽媽主要是諮詢,基本不會跨省買藥。孟巍仍然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慢慢的,孟巍發現管理一個微信群,真是一項費腦筋的活。微信群如果管理不好,廣告會鋪天蓋地的發表,求點贊啊、團購活動啊等行為屢禁不止。微信群會喪失原本建群的初衷。孟巍開始思考管理方法並制定規章制度。孟巍說:“群規讓我修改完善好多遍”。寶媽群規定:“本群是為所有寶媽提供醫療常識的天朗寶媽群,不是為微商創建的銷售平臺,在本群發廣告,圖片不能超過三張,文字信息不能過長,視頻信息不得超過20秒。本群禁止各種點贊、投票、助力、砍價、團購之類的活動...”。另外,孟巍把3周歲前後兒童分開建群。她說:“每個年齡段出現的常見病迥異,分開建群是為了更好地為孩子們服務,寶媽們容易找到共同話題、相互討論。另外,減少對其它寶媽乾擾。”後來孟巍又邀請熱心的寶媽群成員任管理員,共同擔負起群內管理工作。

  就這樣,孟巍的寶媽群日益完善,後來一件事讓孟巍對微信群的認識又有了新的理解並昇華。今年,小區內一戶生活困難的家庭著火,家裡兩個孩子不同程度燒傷。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到小家庭,孩子父母急的團團轉,向親戚朋友借遍了錢也沒能力讓孩子及時治療。孟巍知道此事後,在群裡號召大家獻出愛心,群裡成員既出錢又出力,有人幾次聯系電視臺,號召社會的力量捐款幾萬元,使燒傷的孩子接受了治療。

  群裡大部分寶媽都是為了照顧孩子在家做主婦的。偶然一次聊天,得知寶媽歡歡想做點生意,賣水果並為周邊小區送貨上門,孟巍欣然答應並把自己多年來做銷售的經驗傳授給了她。現在,歡歡的微店已經盈利,並創建了自己的鮮果配送微信群。

  孟巍說:“在群裡,普及基本的醫藥知識是建群的初衷,但經歷這些事讓我認識到,匯聚集體的善良和熱心可以做更多、更好的事。微信群也不僅僅是溝通、聊天的工具,它會變成一個充滿積極、樂觀、向上精神的大群體,我們這些為了照顧孩子而不得不居家的媽媽們,也能為這個群體,甚至為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


  張強 陽光男孩引領快樂健身

  在一個城區人口不足5萬人的縣城,用微信平臺匯集一個5000多人的群。群成員互動頻繁,參與健身活動積極性高,成員素質高,彰顯正能量,這在我省任何一個地區都不多見。這是肇源一個叫張強的陽光男孩組織的群體。

  建群實現健身夢

  初識張強,讓人驚訝的很——稍顯稚嫩的臉上掛著淺羞的笑,筆挺的鼻梁上鑲一顆臉上唯一的青春痘,向周圍散發著年輕人的激情和青春活力,一身的休閑裝扮,看起來更陽光、更健康。

  “肇源健身娛樂交流群(以下簡稱健身群)是我2015年初創建的,創群之初成員只有200人,當年的5月份群成員達到500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入群的人越來越多,截止到今年3月,健身群共有11個分群,每個分群成員都已滿500人。”張強開門見山地介紹說,我“搭邊”是個“90後”,2013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現在在肇源縣煙草專賣局工作,工作之餘我既是健身群的群主還是一家健身會館的團體操兼職教練。

  在上大學時候,張強就有一個健身夢——帶動周圍的人健身,讓大家都有個好身體。

  “一直以來,全民健身是國家政策倡導、社會各界支持、百姓喜愛參與、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工程。通過微信平臺建群分享運動精神、健身知識,何樂而不為呢?這是我創建健身群初衷的大背景。”張強說,健康的就是快樂的,健身和娛樂是分不開的,娛樂性健身是健身群的主旨。娛樂是人們追求快樂、緩解生活壓力的一種方式,健身群在定期舉辦徒步旅行、籃球、足球、羽毛球娛樂比賽的同時,還伴以年會、季會、聚餐等活動,在增強群成員體質的同時,也豐富著肇源縣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健康、正能量立群規

  匯集著5000多人的微信群管理起來是件讓任何人都頭疼的事,張強有著具體的實施方法和獨到的群管理理念。

  “一個群能健康發展下去,一是群成員素質要高,能自我約束,二是群本身機能能自我調整、完善,只有這樣纔能相互幫助、彼此溫暖、共同進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群規既要方便群成員熱情參與、有人情味,又要嚴格、嚴肅保障群的健康發展,”張強說,在健身群傳播政治敏感言論、不實謠言等帶蠱惑性質的圖片及鏈接的一律刪除;發布慈善募捐,應經群商議審核後統一發起。

  只有規矩是遠遠不夠的,張強認為,無論QQ群還是微信群都是開放的,群成員也是流動的,能讓群不斷壯大、能留下群成員唯一的辦法就是以誠待人。群成員提出問題、遇到困難,群主要耐心傾聽、認真對待、傾力解決,時間長了、感情深了,你讓他(她)走都不走,留住人心就留著了群成員,打都打不散。

  “經過兩年的健身群生活,我深深地懂得了一個群要想發展下去,必須要有個健康、正能量的群理念,就像一個人你追求的目標是健康的、是正能量的,你的身邊就會聚集越來越多同樣理念的人,這也是不到兩年的時間我能聚集5000多人入群最大的內因。”張強說。

  健身群群成員全部是土生土長的肇源人,今年的五一假期,張強以每個分群為單位組織了一場集拔河、平板支橕、計時跑等健身娛樂項目的趣味比賽:十一個群、十一支隊伍,堪比一個大型單位的運動會現場,在肇源縣引起不小的轟動。

  公益慈善聚人心

  27歲的張強不想過早談婚論嫁,他的工作和生活自然而然成了父母最牽掛的事情。

  張強說:“我的群主生活及兼職教練是在業餘時間完成的,‘主業’‘副業’我把握的很好,絕不能讓‘副業’影響正常工作。如果那樣的話,既對不住單位對我的培養,也違背了建群的初衷。起初父母很不理解我做這件事,他們主要擔心我分散精力,影響本職工作,我除了耐心跟他們解釋外,就是用工作業績來證明自己絕不會荒廢‘主業’。”

  去年夏天發生的一件事情,徹底讓張強的父母改變了他“不務正業”的看法。2015年7月,肇源一位叫鮑鮑(化名)的女孩子得了白血病,張強知道情況後開始組織捐款,先是在同學圈、朋友圈小范圍內組織捐款,後來健身群的群友知道情況後,自發的向張強微信賬戶轉賬——50元、100元、200元、500元。三萬餘元的愛心捐款送到在哈醫大一院治療的鮑鮑手裡,鮑鮑十分感動:“感謝健身群對我的牽掛!感謝健身群給我的幫助、給我的愛!我一定用樂觀的精神和病魔抗爭、用頑強的生命之花回報健身群匯集過來的愛心”。張強把鮑鮑在病房治療時微笑著的照片貼在了群裡,鮑鮑的微笑讓張強更增強了帶好這個群、當好這個群主的信心。張強接著說,現在父母很支持這個群。身邊的朋友,我也逐漸的把他們都拉進群來,業餘時間共同做一件正能量的事,友誼更牢固、心貼得更近了。


  肖玉傑 凝聚力讓大家相親相愛

  身穿格子風衣,搭配橘紅色紗巾,目光炯炯有神。“哈爾濱中老年開心群”群主肖玉傑,這位60歲的老人快樂自信,熱情開朗,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提起參加黑龍江日報組織的“最牛群主評選”,肖玉傑顯得自信滿滿。最“牛“群主?“牛”在哪?肖玉傑激情澎湃地說:“就是凝聚力!只要我在網上發帖,立即一呼百應。凝聚力將我們緊緊的團結在一起,成員們相親相愛,互相鼓勵,像一家人一樣!”

  最青春——過“六一”憶童年

  青春時光是一生中最單純、最美好的日子。為了和群友們一起追憶青春年華,肖玉傑發起了“憶童年”活動。充滿創意的活動內容讓群友們意猶未盡,已經成為了該群的經典活動之一。

  點擊“56”視頻,記者看到了去年“六一”當天的活動現場。群友們身穿白襯衣,佩戴紅領巾手挽著手走進哈爾濱廣播電視大學的教室,教室的黑板上醒目地寫著“哈爾濱中老年開心群”的字樣。在“班長”的帶領下,群友們唱起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活動現場達到了高潮。

  “除了一起上課,我們還在操場上踢球,跳繩,盡管大家都是五六十歲的人啦,但是玩起來像小孩子一樣開心。文藝匯演也特別吸引人,群友們載歌載舞,仿佛真的回到了上學的時光。看到群友們這樣開心,我覺得任何的辛苦都很值得。”肖玉傑興奮地說。

  家住香坊區的呂國慶已經連續三年參加“憶童年”的活動了,他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個活動太火爆了,我們群裡的成員都搶著參加。群主特別有創意,每次都會增加新的內容,我們每年都有新期待。我今年55歲,退休後兒女上班,一個人在家中感到很孤獨,自從加入了這個群,每天都非常開心,日子過的很充實。這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群,加入這個群後覺得又找到組織了。”

  最歡樂——活動多聚人氣

  據肖玉傑介紹,這個群是2011年成立的,剛開始是一個QQ群,後來成員越來越多,就開設了8個微信群,現在人數已經達到2000餘人。每個群都有“管理員”,組織不同的活動,其中有旅行群、爬山群、乒乓球群、羽毛球群、汗蒸群,游泳群等等。群友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自主選擇。

  “這兩年,我組織了中老年藝術團,裡面有模特隊、合唱團、舞蹈團,特別受群友們的歡迎。今年2月份,我帶領大家參加了黑龍江省首屆老年春晚,我們有三個節目入選了,大家都非常振奮。由於表現出色,我們群獲得了最佳網絡人氣獎。隨著成員的日益壯大,我們還經常參加各種比賽,精彩節目層出不窮。”肖玉傑興奮地說。

  隨著群成員的日益壯大,煩惱也如約而至。這麼大的群如何管理呢?肖玉傑有一套自己的辦法——設“管理員”、立“群規”,2000多人的大群被她管理的井井有條。她告訴記者:“我們的群是充滿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為了方便管理,我們制定了嚴格的‘群規’,例如加入群的人必須是45歲到60歲之間的人,其他人都不能入內。群裡禁止發送廣告、不雅圖片等等。違反本群制度的人將會被管理者移出。”

  最溫暖——做慈善傳遞愛

  記者采訪了多位中老年開心群的群友,提到加入這個群的感受,大家提到最多的關鍵詞是“開心”、“正能量”。提到對群主肖玉傑的評價,大家都是贊不絕口,紛紛表示,群主有“組織力”、“號召力”、“親和力”,是當之無愧的“最牛群主。”

  回憶起“哈爾濱中老年開心群”成立五年的時光,肖玉傑的心裡充滿了感恩。她深情地對記者說:“每年,我們還會為60歲生日的群友組織生日會,大家在一起過生日,吹蠟燭,感覺像一家人一樣,其樂融融的。”

  今年剛剛過完集體生日的陳德明意猶未盡地說:“我的兒女在外地上班,不能給我過生日。今年群裡組織了60周歲的群友過集體生日,我就參加了,感覺特別開心。當天,有200多位群友來到了現場,我們一起切蛋糕,唱歌跳舞,玩了好幾個小時,感覺自己都年輕了。平時,我還經常參加爬山和漂流活動,盡管年齡大了,但是愛玩的心一點都不輸給年輕人。”

  為了將愛和溫暖傳遞給更多人,肖玉傑還經常組織群友們參加慈善義賣和愛心助殘活動。群友們會將籌到的善款捐給孤兒和孤寡老人。去敬老院送衣服、包餃子是每年都要組織的活動。小小的愛心在這裡匯聚,匯聚成愛的海洋。“做慈善活動是快樂的,看到孩子們和老人們的笑容,我們也十分愉悅,在這個過程中群友們彼此溫暖,相親相愛。我們會將慈善活動一直延續下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肖玉傑說。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專題】2016龍江最牛群主評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