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晨報8月5日訊 35度的高溫天,許多人都不願出門,也不願做飯,吃飯怎麼辦?當然是叫外賣了。這幾天,可把一家外賣APP的送餐員劉曉亮忙壞了,經過短短幾天的暴曬,就讓他黑了不少,同時工作強度也比之前大了許多,外賣定餐量比平時多了一二成。4日,記者隨劉曉亮體驗了一把送外賣,體味他們的辛苦。
五點半開始工作
來回十層樓後背全濕4日5時30分,記者跟隨送餐員劉曉亮開始體驗送餐。“最近幾天外賣訂單數量激增,我們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少。”說話間,劉曉亮的手機軟件接到了“外賣訂單”,他立刻穿上工作服,戴好頭盔,准備好送餐的保溫箱。
劉曉亮先是趕到位於淮河路上的包子店取餐,裝進保溫箱後,騎上電動車奔赴遼河路上的送餐地。趕到客戶所在小區樓下,他三步並作兩步跑向五樓。早上室外氣溫並不太高,但一趟餐送下來,後背還是被汗水浸透了,記者也是大汗淋漓。
11時05分,室外溫度越來越高。劉曉亮帶著兩份新苑小區客戶預定的快餐穿梭在路上,汗珠從額頭上一滴滴掉下。每天11點到14點正是最熱的時段,也是他最忙的時候,奔波於各住宅小區、公司單位、餐館之間。他從來不敢耽誤了客戶約定的時間,因為一旦遇到客戶投訴,總部就會給予500元的處罰,一個投訴就等於一周白乾了。有時為了節省時間,如果客戶住的樓層在7層以下,就算有電梯他也會選擇爬樓送餐。
戴上防曬袖套 胳膊捂出“痱子”
這幾天室外溫度很高,而送餐員的工作高峰時段又經常在正午,劉曉亮在送餐時不得不戴上防曬袖套,可長時間捂著雙臂帶來的後果就是,胳膊上起了“熱痱子”。“很多同事的胳膊都曬傷了,有的還曬出了水泡,我這帶了袖套也沒好哪兒去,胳膊捂出痱子癢得不行。”說著,他將袖套摘下給記者看。
14時40分,劉曉亮終於可以回到站點吃口飯。此時他已經送了19單外賣,期間他喝了3瓶礦泉水。在餐桌上,他匆忙地扒了兩口已經涼了的白米飯,看看旁邊的火爆大頭菜,熱得食欲全無。這時,他的同事趙亮給他遞來一份小雞燉蘑菇和拌涼菜,還有一瓶冰紅茶。“這是我的賠餐,丟了浪費,你吃了吧。”趙亮說。原來,趙亮在給客戶送餐時因晚到5分鍾,這份餐就被客戶拒收了,無論他怎麼解釋,客戶堅持退單。“顧客不要了,店家又已經做好了,這份快餐就得由我來全價賠償,六十多塊錢一份餐,一上午算是白乾了。”張亮苦著臉說。
日曬風吹都不怕 客戶不理解最“心苦”
劉曉亮嘴上安慰著同事,卻偷偷嘆了口氣,這樣的事情他已經司空見慣,自己也遇上過好多次。劉曉亮送過最晚的一次“宵夜”是在凌晨四點半,而一個小時後就是新一天工作開始的時間。“晚上值班的時候一整夜都不能睡覺,因為睡著了怕聽不見手機提示,會耽誤送餐。其實風吹日曬、爬樓梯這些都不算辛苦,真正的‘心苦’是客戶的不理解。”劉曉亮說,送餐時經常遇到有客戶在預訂時不給充足的時間,還有的明明有電梯,卻不給他們刷卡,故意讓他們爬樓梯;平時有部分單位、小區、醫院附近不給停車,有些小區需要刷卡進入,無形中給送餐工作帶來了影響。
采訪中,很多送餐員表示,希望在為廣大客戶送餐服務的同時,客戶也能多給予他們一些體諒和理解。大熱天,哪怕客戶說一聲“辛苦了!”,他們也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