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爾濱市119名高考"學霸"出身大追蹤
2016-08-07 08:14:47 來源:生活報  作者:李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6月7日訊 截至目前,2016年高考本科錄取基本結束。我省650分以上的考生基本都被『985』工程大學錄取。

  今年,全省理科考生成績在650分以上的,共有955人;文科考生,共有2人。分數能達到650分以上的,是不折不扣的『學霸』。

  『學霸』被著名大學錄取,這對他們今後個人的事業發展和職業成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較為明顯的優勢。

  在這裡,我們想回溯一下,這些學霸們的小學、初中都是在哪兒讀的?他們的求學之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是否必然構成一個『名校鏈條』?

  今天,我們在哈爾濱的兩所省重點高中——哈師大附中、哈市第九中學,選取了全部650分以上共計119名考生,逐一追蹤他們的『出身』——畢業於哪所小學?畢業於哪所初中?如果換一個角度回溯,那就是,哈爾濱的哪些初中、哪些小學培養了更多的高考『學霸』?

  這次調查,僅在哈師大附中和哈九中兩所學校進行,我們也曾聯系了其他幾所省重點高中,試圖選取更豐富的『學霸』樣本,以確保結論更科學,然而出於一些可以理解的原因,我們被婉拒。但就哈師大附中和哈九中而言,無論從兩校的中招錄取分數,還是從其歷年的高考成績來說,他們產生和提供的『學霸』樣本很大程度上具有典型性。

  出『學霸』最多的初中是風華中學,其次是……

  如果孩子在一所優質的初中就讀,那麼是不是就離上重點大學更近了一步?我們的調查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這一結論!

  這119名高分考生,主要集中在哈市的25所初中學校。其中,初中畢業於風華中學的,佔了『大頭』,共有30人,約佔樣本總數的四分之一。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風華中學建校於1983年,原為航天風華機械廠子弟中學和哈爾濱市建華學校兩部分,歸公辦後為哈爾濱市風華中學。風華中學創辦的民辦公助校是建華中學,也就是通常所稱的『校中校』。風華中學這30名高分考生入初中時的年份為2009年,也就是說,他們幾乎都是哈市最後一批『校中校』的生源,因為從2010年秋季開始,哈市公辦初中舉辦的民辦公助校(即校中校)全部停止招生,逐年回歸到公辦校。據媒體報道,僅2009年秋季的新初一,報名人數就達到了1.5萬人,而學校只錄取千餘人。可見這批『學苗』的水平非同一般。

  在這119名高分考生中,第二大『生源校』為哈工大附中,共有20人來自這所民辦校,約佔總數的六分之一。連續多年的中考,哈工大附中的成績,總是令人驚艷。

  哈市第69中學是一所歷史比較悠久的名校,這119名『學霸』中共有13位高分考生是從該校畢業的,約佔總數的十分之一。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有7位是從第六十九聯中畢業的,而當時此校也是該校的『校中校』。

  秋實中學在總名次中排在第四位,在公辦校中位列第三,共有9人,相關資料顯示,2009年該校是第三十五中學的『校中校』。

  在此項調查中,松雷中學(8人)、興纔中學(5人)、德強中學(5人)等學校也毫不遜色,佔據了一定席位。而49中學(4人)、蕭紅中學(3人)、虹橋中學(3人)、17中學(3人),也同樣是孕育高分學子的『搖籃』。

  從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們平時認為的初中名校,他們的畢業生在三年後的高考中,在考取650以上高分的競爭中優勢十分明顯。

  哈師范附小最出高分考生

  那麼,高分考生都來自冰城哪所小學呢?據統計,119名高分考生曾經就讀的小學共有63所,學校分布沒有像初中那樣呈現較為明顯的集中現象,其中有幾所還是哈爾濱之外的。但通過統計也顯示出『名校』實力及效應,排在前面的分別是表二中所列學校。

  不難發現,出『學霸』的小學均有一定的歷史、環境背景。哈師范附小、復華小學毗鄰大學城,生源很多來自於教師家庭;而繼紅小學是哈爾濱老牌名校,1948年創辦,有著較為悠遠的教育文化傳承;虹橋小學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教育理念先進,很快從哈市眾多小學中脫穎而出。同時,這幾所學校的師資力量也非常雄厚,集中著一大批優秀教師。

  小學階段是人生教育的最基礎階段,知識基礎打牢了,學習習慣定型了,對未來的學習肯定有很大的助推作用。然而,一所初中(風華中學)最多一下產生了30名高分考生,而一所小學畢業的學生日後最多只有12人成為『學霸』,兩者相比,顯然前者的人數比較集中,這似乎表明,就讀小學的選擇與日後高考的高分遠遠沒有就讀一個什麼樣的初中重要。

  從統計數據看,雖然119名高分考生當年就讀的小學絕大多數屬於非名校,但他們在對初中的選擇上很顯然經過了一定的規劃與設計。

  統計數據顯示,這119人中在小昇初或更早的時候,有50人並沒有昇入對口初中,而是轉入了非對口的民辦公助『校中校』;有42人選擇了民辦初中就讀(擇校);有24人堅持『小初一貫制』(大多數小學、初中也是名校)。這似乎進一步證明,選擇一所好的初中讓孩子去就讀,比找個好的小學更為重要,在一所優質初中學習對未來考取最好的省重點高中、最好的大學有著非常大的正相關關系。

  南崗香坊成『優質生源』集中區

  通過調查,正如大家所料,初中『優質生源』確實有很多集中在南崗區。但統計數據也顯示,香坊區的初中『優質生源』也不可小覷,幾乎達到了與南崗區平分秋色的程度。在119名高分考生中,有53人來自南崗區的初中(包括民辦校),而來自香坊區的有50人。除了南崗區、香坊區有103名高分考生之外,其他16人中,有9人來自道裡區,其中,興纔中學5人、第60中學2人,剩餘高分考生平均分散於哈市其他行政區。

  南崗區和香坊區為何能集中大批『優秀學苗』呢?據分析,除了南崗區是人口大區這一自然原因外,還與該區近年屢屢考出中考第一名,以及優質民辦校多而集中,從而吸引全市重視教育的家長紛紛把孩子送往南崗區名校學習有關。而現在的香坊區由原香坊區和動力區合並而成,工業發達,集中了一大批高學歷的『工程師』家長,他們的孩子受父母熏陶,學習能力較強,再加上香坊區的一些初中師資力量雄厚,所以成就了不少『好學苗』。

責任編輯:姜繼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