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9日訊 入夏以來,大興安嶺以『北』字為主打品牌的避暑游不斷昇溫,涼爽的天氣、怡人的環境使其在全國旅游市場佔據一席之地。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區生態旅游形勢喜人,接待游客215.5萬人,實現旅游收入20.8億元,分別增長14.4%、16.7%。
記者在最北旅游勝地漠河采訪時看到,景點游人如織,北極村裡的家庭小客棧需要提前預定。
出租車司機劉鳳春告訴記者,6月初以來,南方來避暑的游客特別多,尤其是夏至這幾天,他就接了好幾伙從廣東和福建來的游客包車去北極村,幾天時間他就掙了4000多元。
劉鳳春原來是林場的運材車司機,木材停伐後,他看到別人這幾年開出租車拉游客挺掙錢,於是就和幾個單位同事拿出積蓄,在林場的幫助下申請了小額貸款,每人買了一輛出租車。如今貸款還上了,還有了積蓄。
漠河縣運管站工作人員伊勇介紹,這兩年隨著旅游的昇溫,只有幾萬人的漠河縣出租車數量已達到600多輛。
大森林、大界江、大石林、北極光、黃金之路、古驛站等獨具特色的風景與文化,每年都吸引著大批游客來此找北、找冷、找靜、找純。
『6月至8月這3個月是夏季旅游旺季,幾乎每天都有南方游客來避暑旅游。』漠河縣鵬輝旅行社經理林憲榮告訴記者,她從事旅游工作10年,接待了許多南方來的游客,也見證了漠河旅游業的發展。10年間,漠河縣的旅行社從最初的幾家發展到現在的27家。
據有關部門統計,大興安嶺從北極村大界江、圖強龍江第一灣、呼中大白山、阿木爾藍莓園,一直到大興安嶺南麓的加格達奇林業局天臺山、南瓮河濕地景區的全域旅游模式,使全區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達到1.26萬人。
據了解,從2014年4月1日全面停止采伐後,大興安嶺扔掉了傳統的森林采伐『木飯碗』,端起發展生態旅游業的『金飯碗』,按照『實施全景興安、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的思路,大興安嶺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先後獲得『中國低碳旅游示范區』、中國三大『低碳旅游景區』、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中國十大『冰雪旅游勝地』和『中國最令人向往的20個地方』等榮譽,成為我國北方生態旅游新興目的地。大興安嶺地委、行署年初專門召開全區旅游產業發展大會,計劃2016年全區旅游接待人數達到52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0.4億元。並明確到2020年,全區旅游接待人數突破88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1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4%、16%的主要預期目標。今年以來,他們開展了『旅游名博大興安嶺行』活動,開通了哈爾濱至漠河旅游專列,在全省率先推出了熱氣球旅游觀光項目和旅游公共服務興安智慧游APP,使旅游人氣日漸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