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系列解讀
2016-08-11 09:13:1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系列解讀

推進人纔分類評價“量”准“用”好人纔

  【解讀人】

  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領導科學教研部主任、教授李軍

  【政策亮點】

  完善人纔評價標准和方式,分類建立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人纔評價體系,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深化職稱制度改革。

  積極探索研究分類別、分行業、分層次完善評價政策體系,創新評價機制,科學客觀公正地做好各類人纔評價工作,是及早發現、科學培養、分類選拔、合理使用、及時激勵人纔的重要手段,更是促進人纔輩出、人盡其纔的基石和保障。

  李軍認為,《實施意見》在創新人纔評價使用機制方面,根據各類人纔的不同特點和成長規律,采取不同的特征性評價指標和評價標准,對統籌推進各類人纔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有兩個極為突出的亮點:一是為推進人纔分類評價提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思路。《實施意見》從不同領域的實際出發,明確提出:分類建立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的人纔評價體系,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這表明:與學歷、職稱、論文等指標相比,品德、能力和業績等指標更科學,也更有說服力。可以說,這是完善人纔評價標准和方式的重要舉措,它意味著今後對人纔的評價將破除“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的窠臼,建立一種注重實績、適合人纔成長發展規律的人纔評價機制。《實施意見》還依據人纔所屬專業、行業領域的特點,將人纔分為三種主要不同類別,即:基礎研究人纔、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人纔和哲學社會科學人纔,並對這三類人纔分別實行學術評價、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並提出了具體的可操作措施。這種分類評價、標准多元的思路,一改過去使用同一標准、同一規則對各類人纔“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標准化”評價方式,大大提高了人纔評價的針對性、科學性,是人纔評價機制的重大創新。二是提出了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實施意見》突出用人單位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省、市、縣凡具備條件的用人單位均自主開展職稱評審。這就是要解決現行職稱制度長期存在的評用脫節的弊端。由於過去政府管得太多,用人單位缺乏自主權,致使“用的評不上,評的用不上”的現象比較突出。強調用人單位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表明尊重用人單位的主體地位,讓用人單位擁有評審權、聘用權,使“用”和“評”更緊地掛起鉤來,從而調動用人單位的積極性。同時,《實施意見》強調各級人社部門負責科學規劃職稱評聘總量,注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傾斜,促進專業技術人員均衡、合理分布;行業部門負責制定職稱評審標准,建立健全省、市、縣資源共享的評審專家庫,確保職稱評審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就是說,政府放權但不棄責,政府要搞好頂層設計和宏觀管理,切實保障人纔權益。

  《實施意見》在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具體安排上提出了四條激勵性措施:第一,提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主要完成人(前3人)以及取得本行業、本專業突破性重大創新成果的專業技術人纔,可破格晉昇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隨時申報,隨時評審,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直接聘用。這表明對專業技術人纔在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破格晉昇上,將破除學歷、論文等限制,注重實績與貢獻。實績與貢獻的破格導向,實際上是鼓勵專業技術人纔積極乾事創業。第二,提出將以市場委托方式取得的課題與政府部門立項的課題同等對待,作為對人纔考核、晉昇專業技術職稱的重要依據。這表明市場課題與體制內課題同等重要,具有平等性,從而鼓勵人纔努力與市場對接,並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第三,提出在中小學、中職和技工學校教師中開展正高級職稱評聘工作,提高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這表明,今後正高級職稱評聘,將不再以單位“門頭”大小確定正高級職稱評聘名額的有無和多少,而且正高級職稱人員所佔比例不再是屈指可數,而是要有所提昇,讓不同崗位、不同專業的專業技術人纔均有平等的正高級職稱評聘參與權。第四,提出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纔申報參加職稱評審渠道。表明了職稱評審以人為本、一視同仁,進而營造人人皆可成纔的良好氛圍,這將有利於廣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纔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我省印發《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