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1日訊 日前,哈爾濱市出臺《關於深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精准扶貧的實施意見》,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新興經濟主體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同時鼓勵、扶持高校院所科技人纔、大學生、海外高層次人纔和致富能人在貧困地區創新創業。
《意見》規定,鼓勵民營企業發揮資金、技術、市場、信息、管理和吸納勞動力就業等優勢,通過資源開發、產業培育、市場開拓等多種形式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帶動貧困地區發展;開展捐資扶貧、冠名援建、公益援助以及參與“扶貧日”募捐等扶貧公益活動,幫助貧困村完善基礎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支持民營企業開展“百企幫百村”、“村企共建”等活動,通過共建原材料基地、共育勞動力基地等形式,引導民營企業采取基地帶動、訂單收購等模式促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貧困人口增收;開展實用技術、生產技能、經營管理等技能培訓,促進貧困人口提高生產技能和就業門路。探索完善政府扶貧與企業扶貧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協同推動機制,不斷拓展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的空間。同時,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扶貧,支持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各類組織通過開展志願服務,支持貧困地區文化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服務、“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關愛服務以及農業科技推廣、農民種養專業培訓和專業人纔交流等。
《意見》還鼓勵和支持青年學生、專業技術人纔、退休人員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扶貧志願者行動,構建貧困地區扶貧志願者服務網絡。組織扶貧志願者參加扶貧調研、助教支醫、文化下鄉、科技推廣、創業引領、資源開發等扶貧活動。
《意見》規定,按照國家稅收法律及有關規定,全面落實扶貧捐贈稅前扣除、稅收減免等扶貧公益事業稅收優惠政策及各類市場主體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帶動就業增收相關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給予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自主設立扶貧公益基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