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2日訊 譚瑩瑩是湯原縣一名普通的小學生,雖然暑假生活自由自在,但她十分盼著開學。“上學時有營養早餐,可豐盛了。”為讓我省邊遠貧困地區的農村孩子們都像譚瑩瑩一樣吃上熱飯、飽飯,改善營養狀況,2012年起我省開始施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下簡稱“營養改善計劃”),截至目前,財政已累計安排我省的11個國家試點縣營養改善計劃資金1.3億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校食堂建設項目設備購置累計資金5487萬元,全省受益學生達到16.4萬餘人。
為確保“營養改善計劃”順利實施,我省成立了由省教育廳等19個部門組成的省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按照“政府主導、試點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的原則,以學校食堂建設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營養健康水平為目標,狠抓食品安全和資金安全等關鍵環節,確保我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營養改善計劃國家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截至目前,全省11個國家試點縣,721所中小學全部開展了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工作,實施比例達到100%。10萬餘名小學生和6萬餘名中學生受益,實現100%全覆蓋。在集中連片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基礎上,我省還將其擴大到縣鎮義務教育學生,在延壽、同江、海倫等地開展地方試點工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所對我省開展營養改善計劃地區學生進行了營養健康狀況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以來,試點縣學生的身高體重有所增長,貧血率有所下降。男生身高平均增加0.3厘米,女生身高平均增加0.5厘米,男生貧血率下降2%,女生貧血率下降1.8%,學生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得到提昇。
據了解,為確保營養餐安全,省學生營養辦和各試點縣、學校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的監管,堅決落實“黑名單”制度,對評議不合格、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企業(單位),要拖入“黑名單”,堅決予以清退。同時,我省還完善學生營養改善專項資金管理和監督制度,明確資金使用范圍和支出標准,確保專款專用,嚴禁任何形式的虛報、套取、冒領、擠佔和挪用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的行為,確保營養餐補貼補到學生飯碗裡、菜盤上。針對學校食堂供餐比率低的問題,教育廳要求各試點縣加快食堂建設速度,確保食堂聘用人員工資納入縣財政經費支出予以解決。截至目前,食堂建設總數191所,已累計開工建設175所,佔總數91.6%;完工164所,完工率達85.9%;投入使用的122所,食堂供餐率達73.5%,預計2016年秋季食堂開餐率達90%以上。
鏈接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2011年10月,國務院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每年撥款160多億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標准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2012年6月14日,教育部等15個部門印發實施細則,規定學生“營養餐”應以肉蛋奶為主要供餐內容,供餐模式應逐步以學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