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龍江打造夏季異地養老新名片
2016-08-12 11:37:3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郭銘華 薛立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8月12日訊 “鏡泊湖的環境特別好,空氣含氧量豐富,晝夜溫差大,睡眠質量高,養老機構服務暖心,就像在家裡一樣。”來自湖南的谷愛鳳老人興高采烈地描述著正在經歷的旅游養老生活。如今異地養老正悄然走進老年人的生活,“候鳥”老人隨著季節變化選擇不同地方旅游的養老模式,逐漸成為一種時尚。

  記者從省民政廳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共有65萬老年人到黑龍江養老、休閑旅游。我省是國內著名的消夏納涼、休閑度假、養生養老的避暑寶地,夏季平均氣溫22攝氏度,森林、濕地、江河、湖泊等優良的生態資源為健康養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正值夏季,我省黑河、牡丹江、伊春等多地發揮自身優勢、開拓創新、多措並舉,努力尋找休閑養生、旅居養老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打造出一張張夏季異地養老新名片。

  先行先試

  叫響“休閑養生、跨國旅養”新品牌

  伴隨著一聲清脆的汽笛,一輛搭載著35位中國老人的客船駛離黑河港,駛向與黑河只有一江之隔的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由此,黑河率先在我省25個對俄開放口岸中打開了跨國旅居養老發展的大門,也成為黑河養老服務產業蓬勃發展的有力縮影。

  感受異域風情,品嘗異國美食,體驗康療養生……2016年6月14日至16日,由黑河市政府、阿穆爾州政府主辦,黑河市民政局、阿穆爾州人民社會保障部承辦的首屆中俄跨國旅居養老體驗活動在俄阿州的湖濱老年公寓隆重舉行。三天的時間裡,來自上海、浙江、山東、湖北和省內多家養老機構以及黑河市的35名老年人參觀了阿州博物館、列寧廣場、勝利廣場、市容市貌,充分領略了異國風情,還品嘗了異國美食,體驗了醫療養生。黑龍江的那一邊,兩國老人們在快樂中煥發青春活力,在愉悅中感受生活美好,友誼之花的濃郁芬芳香飄兩岸。

  與此同時,黑龍江的這一邊,啾啾的鳥鳴喚醒了沈睡中的黑龍江公園,涼爽的風撫摸著晨練人們愜意的臉龐。早上6點,來自天津的馮大娘就和老伴兒鄭大爺開始了晨練,他們的路線是從入住的老年公寓步行到中俄界江畔,與平日不同的是,他們身邊又多了兩個同伴——來自俄羅斯的老兩口兒。

  不但要讓我國的老年人“走出去”,更要把國外的老年群體“請進來”。為此,黑河市專門設計推出了五大連池風景區——黑河——俄布市“兩國三地”候鳥跨國旅居養老精品線路,同時還精心打造了中俄跨國旅居養老和五大連池礦泉康療養生兩個國際品牌。俄阿州人民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基謝廖娃對這些舉措“點贊”,表示近期將組織俄羅斯老年人來到黑河體驗中國式養老。提檔昇級的黑河養老服務業和發展廣闊的“候鳥式”異地養老服務業上昇空間由此顯現。

  黑河市民政局福利科科長汪永堂欣喜地向記者介紹說,上海、浙江、江蘇、湖北、山東等地的養老機構陸續組織老年人來黑河體驗北國風情,“國內外老年人紛至沓來,旅居養老市場空前活躍,僅2016年上半年,來黑河的‘候鳥’老人就達到2萬多人,其中俄羅斯8000多人,黑河‘候鳥式’養老服務業呈現出昂揚的發展勢頭。”

  整合資源

  開啟“游住結合、旅居養老”新模式

  “我今早特意把鏡泊湖的所有碑文都拍了照,做了3個音樂相冊,讓我的朋友們都能共享鏡泊湖的美景。”74歲的徐廣老人今年夏天不遠千裡從湖南來到牡丹江避暑,他飽含深情對記者說,“養老服務中心對我們這些‘南來’老人的關懷無微不至,無論是生病、生活還是生日都關心備至,這種如同兒女般的照顧、體貼,讓人感到很溫暖,也讓我們深受感動。”鏡泊湖怡康養老服務中心位於牡丹江國家5A級風景區鏡泊湖杏花路湖光閣,處於群山環抱之中,山重水復、蜿蜒連綿,熱情周到的服務,得到在此旅居老人的贊揚。

  來自山東的吳寶義老人患有糖尿病,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熱心督促他每天早晚徒步40分鍾,並安排合理膳食,入住一個月後,血糖平穩了,還有所下降,使他舒心又舒適。怡康養老服務中心主任關傑介紹說:“我們和老人互動談心、下棋,詳細記錄每個老人的生日日期,組織員工集體為老人過生日。去年來過的老人今年又來了,並帶著同事、同學、親家,還用微信為我們宣傳。”

  “我們正在推出‘候鳥式’異地養老旅游接待產品。”牡丹江市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主任、養老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姜懿珊告訴記者,該市民政局已與北方暢游、招商國旅等旅游機構設計了不同季節的黃金養生路線,重點推出‘深山大湖避暑,體味清涼一夏’12日養生游,由哈爾濱地接至亞布力、鏡泊湖、牡丹江。同時,以鏡泊湖為中心支點,設計向北對俄旅游線路,向南與吉林長白山相銜接的兩條老年休閑旅游路線。今後還將重點整合養老公寓、度假住宅、休閑街區、產權酒店、養療會所五類資源,提高候鳥養老接待能力與服務水平。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5年牡丹江市候鳥養老接待基地共接待來自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地的候鳥老人和知青團隊累計5000人次。今年,截至目前,全市14家候鳥基地、三家旅行社和一家旅居服務中心,共接待長沙、河南、北京等地的夕陽紅團隊和旅居老人累計3000人次。

  發揮優勢

  構建“森林康養、生態養老”新產業

  素有“中國林都”、“天然氧吧”等美譽之稱的伊春,有著豐富的養老、養生資源,具有發展養老養生產業的獨特優勢。來到這裡的老人們都說:“走進這座心儀已久的城市,碧藍的天空、幽幽的綠地、清新的空氣,感覺就像洗肺一樣。”伊春市新青區福利院應入住老人們的需求,專門安排了一臺旅游車輛,按照老人們的意願到附近新青濕地、五營國家森林公園、湯旺河石林地質公園、嘉蔭恐龍博物館游覽觀光,景區景點門票享受團體優惠價格。

  來自北京的張永志、肖麗莎夫婦每天都會在伊春市新青社會福利院菜地勞作,他們高興地說:“當了一輩子乾部,沒乾過農活,這回可過足當農民的癮了。”據了解,伊春市有自留菜地的養老機構,經常組織“候鳥”老人開展耕種土地,采摘豆角、茄子、辣椒、西紅柿等農事活動,讓老人們體驗田園生活的樂趣;一些養老機構組織“候鳥”老人開展文體活動,豐富他們的業餘文化生活,促進外地老人和當地老人文化交流;有的養老機構還組織老年人到景區采風、攝影。伊春市新青社會福利院設立了“候鳥”老人專區,在房間、餐飲及出行方面按需求提供服務。“我們平常很關心國家大事、時事新聞,福利院得知後及時開通了CCTV4電視頻道,滿足了我們的需求。”北京市退休乾部張正聲感慨地說。

  “伊春得天獨厚的生態養生養老資源不斷吸引著外省市的老人到這裡養生養老、旅游度假。”伊春市民政局社會福利科科長盧彥斌告訴記者,目前伊春具有接待能力的養老機構陸續接到來此生態養老的訂單,南方老人已將伊春作為夏季避暑養生養老的首選地。

責任編輯:王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