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省新建監獄有這樣一位黨員民警,工作二十年來,不論面對多麼紛繁復雜的工作局面他都能從容駕馭,不論面對多麼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他都能圓滿完成,在同事眼裡,他好比是監管安全的“操盤手”,舉手投足的瞬間,就能破局翻盤。他就是黑龍江省新建監獄三監區黨支部書記、監區長吳濤。

三個月,他讓一個監區起死回生
2014年2月,新建監獄三監區因一起監管事故,原班子解散重組。事後,民警思想浮動大、畏難情緒突出,犯群頻頻發出不穩信號,監區各項工作困步不前。關鍵時刻,吳濤臨危受命到三監區擔任黨支部書記、監區長。到任後,他通過與支部班子成員交換意見,與監區民警溝通思想,迅速了解了監區情況,找到了癥結所在,原來監區多數民警思想上有顧慮,心理上有包袱,覺得監區出了事兒,自己有可能受到牽連,說不定明天就調了監區、換了位置,所以管理沒心氣兒、工作沒乾勁兒,服刑人員趁機搞些“小動作”。為了盡快扭轉局面,吳濤逐個找監區民警談話,挨個進行疏導、減壓、鼓勁,消除大家顧慮,振作大家精神。這一辦法取得實效,短短三個月監區民警隊伍便“活”了過來,同志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想在先、乾在前,監區由“繁雜無序,士氣低落”變成“規范運作,斗志昂揚”,為各項工作步入正軌、有序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第二年,三監區更是取得了監獄目標管理第一名的好成績。

三句話,他讓一名罪犯重塑新生
服刑人員王某,因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14年,由於性格暴躁,入獄後經常無故拒絕勞動改造,頂撞民警管理,多次受到嚴管、禁閉處理,從未減過刑,先後幾次調換監區,所到之處“聲名狼藉”,讓民警頭痛不已。2014年,王某調入了三監區,面對這個“難纏”,吳濤主動承擔起他的教育轉化工作。第一次與王某談話,吳濤只問了三句話:“你愧對家人嗎?你覺得現在過得好嗎?你想過以後嗎?”雖然王某一言不發,但吳濤卻從王某的細節反映上捕捉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第一個問題,王某咬咬嘴脣,說明他對家人有愧疚;第二個問題,王某笑了笑,說明他心存抵觸情緒;第三個問題,王某略有沈思,說明他對生活還抱有希望。掌握了心態,就掌握了主動。在接下來的幾十次談話溝通中,吳濤逐漸把准王某的思想脈搏,同是也發現了王某腦子活、接受能力強、能乾事的優點,於是施以信任,安排王某做技術指導員,復雜的習藝技術都是讓他先學,然後再指導其他服刑人員掌握技術要領,每完成一次任務都給予鼓勵,通過這種辦法讓王某在成功中逐漸樹立了改造信心。而王某也在默默地觀察著吳濤,最終被吳濤的鍥而不捨和敬業精神所感動。兩年來,在吳濤的教育感召下,王某與剛來監區時判若兩人,不僅改造表現積極而且被評為監獄級改造積極分子獲得減刑獎勵。王某坦言:“本來我這十幾年打算破罐子破摔了,但沒想到會遇到吳大隊這樣細心的好民警,僅僅三句話,他就走進了我的內心,他不嫌棄我,而且鼓勵我、關心我、幫助我。吳大隊這樣對我,我哪還能自己作踐自己,我必須再做一次人。” 同事們都誇吳濤工作有能力,業績很出色,這時吳濤總是自嘲:“我只是用心做好上級交給我的任務和本職工作而已”。這雖是一句普通的心聲,但卻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平凡職守,詮釋了監獄人民警察的履責擔當。
個人簡介:
吳濤,男,1971年出生,滿族,中共黨員,大學學歷,1991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新建監獄三監區監區長。2010年被監獄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被監獄評為優秀監獄人民警察;2014年被監獄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16年被省監獄管理局評為省直監獄系統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