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綏化北林加速綠色食品產業昇級 提高標准抓『新綠』
2016-08-16 00:10:38 來源:東北網綜合  作者:侯巍 陳顯春 王忠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5日訊(記者侯巍 陳顯春 王忠岩)仲夏時節,綠蔭濃郁,綏化市北林區雙河鎮斗勝村雙啟米業的試驗田裡一派生機盎然:“今年我試驗的品種有20多個,全部標准化種植。”雙啟米業創始人楊啟一邊查看稻苗長勢一邊介紹綠色水稻的生產和繁育情況。

  雙啟米業是綏化市北林區綠色食品龍頭企業,集水稻繁育、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繁育的五彩稻一經上市就成為人們熱捧的新品,綠稻和紅稻創造出每公斤100元的天價,目前,企業有核心基地1000畝,帶動周邊村屯3萬畝。

北國糧倉。張國良 攝

  綏化市北林區在總結實踐經驗和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基礎上,制定了綠色食品大豆、水稻、玉米等生產操作規程,對品種應用、生產資料使用、基地選址、田間管理以及收獲儲運等各個技術環節進行了詳細規范,並依托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引進推廣了水稻工廠化育秧、大豆小壟密植、等多項技術成果,大面積應用了大棚育秧機械插秧深施肥等水田節水、節地、節肥、節工增效措施,使綠色食品生產步入規范化、科技化的發展軌道。

  因地制宜寫“大綠”

  呼蘭河和努敏河流經北林區東部,豐沛的河水給這片土地留下一片肥沃的衝積平原,號稱河夾芯子。河夾芯子包括秦家、五營、雙河、三河和興和5個鄉鎮,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北林區依據這樣的自然條件建立了62萬畝綠色食品水稻基地。

  綏化市北林區根據全區自然條件,合理布局,擴大綠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積,東部平川漫崗區域,黑土層厚、土地肥沃、大豆相對集中,建立了62萬畝綠色食品大豆生產基地。西南部地處第二積溫帶上限,積溫充足,玉米生產相對集中,建立了53萬畝綠色食品玉米生產基地。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從零打碎敲,漸成氣候,到今年面積已經突破全區耕地面積一半。

  發展基地,不是跑馬佔荒,品種的選擇是關鍵。這個區堅持一個基地一種作物品種不超過兩個,綠色與優質統一,逐步確立了以綏粳4號、墾稻12號等為主的綠色食品水稻,以黑農48、合豐50等為主的綠色食品大豆,以早大白、尤金88-5為主的綠色食品馬鈴薯專用優質品種生產基地。


北林稻田滾綠浪。

  圍繞龍頭做“優綠”

  綏化市北林區以提高農業效益和綠色食品附加值為核心,圍繞龍頭企業建設,加快綠色食品精深加工和系列開發步伐。

  黑龍江昊天玉米開發有限公司是北林區重要的玉米龍頭企業基地,覆蓋西長發、紅旗、新華、太平川等鄉鎮,生產玉米精深加工產品,年加工能力30萬噸,產品出口韓國、俄羅斯等國家。

  綠色食品水稻已形成以精制米、多元珍稀米、營養保健米為主,大豆以精制油、色拉油、分離蛋白、皂?為主,玉米以淀粉為主的生產格局。形成了“苗氏”香米、“雙啟”大米、“龍王”食品、“金龍”白豆片、“妯倆合”大醬等國家認證的綠色食品標識29個,目前全區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發展到24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4家。

北林“鴨稻”。

  龍頭企業直接帶動基地建設,金龍油脂有限公司領辦大豆基地面積達1萬畝。2015年,全區綠色食品訂單面積達到100萬畝,佔基地面積的55%。

  北林區把壯大綠色食品產業作為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攻點,全力建設綠色食品大原料基地。截至2015底,全區經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的綠色食品面積179萬畝;有機食品1000畝;無公害食品認證面積110萬畝。全區有大米、小米、豆油、雜糧、大豆蛋白、調味品、玉米淀粉、玉米糖漿等119個產品獲得國家認證,其中綠色食品46個、無公害食品86個、有機食品1個。全區綠色食品總產量達到80萬噸,實現產值實現21.5億元,農民綠色食品人均增收400元。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金秋走龍江—中省直主要媒體集中采訪報道活動

【專題】寒地黑土 綠色綏化——全國網媒聚焦綏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