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5日訊(記者侯巍 陳顯春 王忠岩)近日,黑龍江大豐收反季節蔬菜專業合作社的黃豆角長勢喜人,“我們的‘東北角’牌商標已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產品遠銷到廣州、上海、北京、山西等省市以及省內各大中城市,部分產品打入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合作社理事長張臣告訴記者。
今年,綏化市北林區瓜菜種植面積50萬畝,其中棚室1.3萬棟1.5萬畝。瓜菜總產量可達到150萬噸,預計實現產值18億元,農村人均瓜菜收入可實現2500元。
蔬菜基地。
近年來,綏化市北林區把發展蔬菜生產確定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點產業,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多元投入、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等措施,大力發展棚室反季蔬菜、露地應季蔬菜和精品特菜種植,強力打造蔬菜產業經濟帶,有效推動了全區蔬菜產業快速發展。全區種植瓜菜8大類、近百個品種。其中形成規模種植的品種有:辣椒、甘藍、白菜、黃豆角(油豆角)、大蔥、番茄、茄子、黃瓜、西甜瓜。
根據自然條件、資源配置和區域布局的不同,以規模化發展為重點,突出生產基地建設,打造並構建了“三圍”的蔬菜發展格局。即以城市郊區鄉鎮為主,構建了圍城的棚室設施蔬菜生產基地;以沿綏蘭、綏望、綏慶、老哈伊路為主,構建圍路的露地蔬菜生產基地;以水稻集中育秧區為主,構建了圍棚的蔬菜綜合利用基地,面積達到5000畝。在基地建設中,突出規模化連片種植,小方在100畝以上,大方1000畝以上。
馬鈴薯合作社產出的優質馬鈴薯。
按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北林區把具有特色的骨乾品種,實行專業化種植,重點培養專業化村屯,打造優勢品牌。目前,全區形成瓜菜生產專業化鄉鎮5個,專業化村屯56個。如紅旗滿族鄉“紅旗田”牌西瓜、東富鄉“綏新”牌馬鈴薯、東興辦新興管區“新月”牌油豆角、永安滿族鎮廂黃三村“黑土地帶”牌辣椒等一些特色品種都形成了專業化生產優勢。
憑借寒地黑土的自然優勢,在生產中,突出農家肥、生物有機肥的應用,減少化肥的使用數量,實行綠色、無公害生產。加強監管,對基地農戶建檔立卡,登記造冊,建立可追溯制度,實現規范化管理,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安全可靠。
北菜南調大豐收。
目前綏化市北林區成立瓜菜合作社103家,合作社已成為蔬菜生產經營的主體,合作社對產前的生產資料供給、產中的技術指導,尤其是產後的銷售有保障,農民相信合作社,願意加入合作社,農民種植的蔬菜也都通過合作社銷往全國各地,促進了全區瓜菜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