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網媒聚焦綏化走進黑土明珠北林區 滿眼綠色惹人醉
2016-08-16 09:10: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陳顯春 王忠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6日訊(記者 侯巍 陳顯春 王忠岩)15日上午,由九三集團冠名的“寒地黑土•綠色綏化”全國40家重點網絡媒體聚焦綏化大型采訪活動在綏化市啟動。下午,采訪團成員走進素有黑土明珠之稱的綏化市北林區,先後深入永安滿族鎮永興村大成福社區、東富工業園區、雙河鎮西南村、興和朝鮮族鄉稻米香企業和秦家大渡槽現代農業水田示范區參觀考察,美麗鄉村建設和現代化大農業的氣勢,給采訪團成員留下深刻印象。

網媒記者關注北林。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走進北林。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午飯剛過,采訪團成員便乘車來到了永安滿族鎮永興村大成福社區,該社區是綏化大規模發展復合型經濟主體建設的典型。據永安滿族鎮黨委書記袁景學介紹說,該社區先後成立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四個復合型經濟主體,采用“基地+合作社+企業+農民”的生產模式,使村民踏上了致富的道路,該村人均收入1.91萬元。

  在東富工業園區龍王食品公司車間大廳裡,早已為采訪團成員准備好了香醇的豆漿,豆漿是該公司生產的豆粉衝制。該公司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力臣介紹說,該公司是國內著名的豆粉、豆奶粉、奶粉大型綜合加工企業之一,是我國第一家通過國際有機食品認證的豆奶粉生產企業。

  隨後,采訪團一行來到了正大現代農業文化產業園。據正大農業集團董事長任秀波介紹,正大現代農業文化產業園位於呼蘭河流域中段雙河鎮西南村幸福水庫灌區,是國家萬畝良田實驗區。現代農業文化產業園結合了現代農業發展觀光、體驗、DIY制作和互聯網+農業的模式,打造一個最真實、最樂趣、最綠色、最具有成長意義的互聯網+樂園模式、互聯網+綠色庭院模式、互聯網+休閑農業模式,具有農業科普教育功能、兒童親子體驗功能、移動電商功能、庭院經濟配送、稻田公園休閑農業、稻草文化等。

  30分鍾的參觀時間,采訪團成員仍意猶未盡。

  10分鍾後,采訪團一行來到了稻米香“互聯網+農業”水稻高標准示范基地,該基地是北林區三產融合發展企業的典型。

  據稻米香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希文說,該公司組建了興和鄉保田農民種植合作社,整鄉流轉土地2.24萬畝,走出了一條“企業+合作組織+農民的發展模式,構建了社為基礎,企為龍頭,以社聯民的經營機制,成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樣板,實現了農民增收、村增積累的雙贏目標。


 

北林的綠色迷住了網媒記者。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北林田園風光。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采訪團成員走進生態園。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秦家大渡槽,是國家現代農業水田示范區核心區。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樹春風趣幽默的介紹,為采訪團成員普及了農業知識的同時也加深了對北林現代化有機大農業的了解。

  天色漸黑,滿眼綠色的北林,令人深深陶醉,忘記歸途。

  在寒地黑土綠之源生態農業觀光園裡,特色瓜菜引起了采訪團成員的關注。據了解,該企業立足於寒地黑土品牌,專門種植從國內外引進的特色瓜菜品種達180多個。瓜海花山的綠之源,已成為綏化市民及省內外游客傾心向往的"世外桃源",綏化市寒地黑土標志性企業。2005年12月,黑龍江省工農業旅游示范點評審委員會授予“寒地黑土綠之源”為黑龍江省農業旅游示范點。

  北林區位於世界僅有的三大塊寒地黑土之一,小興安嶺餘脈與松嫩平原結合地帶,水稻種植已有60多年的歷史。經過多年的積累發展,北林區已建成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優勢種子生產基地大縣(區)和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連續多年獲得國家糧食生產先進縣榮譽稱號。

  “寒地黑土•綠色綏化”全國40家重點網絡媒體聚焦綏化大型采訪活動走進北林在一派喜慶祥和的氣氛中結束,采訪團成員為北林的現代化大農業陶醉,已深深喜歡上這片土地以及熱情好客的北林人。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寒地黑土 綠色綏化——全國網媒聚焦綏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