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8日訊(記者 侯巍 陳顯春)走進八月綏棱,仿佛走進了一方別樣的芳草地,努敏河畔,"陶"花朵朵,迎風含笑。"黑如漆、明如鏡、硬如瓷、聲如罄",是綏棱黑陶的真實寫照。18日,由九三集團冠名的“寒地黑土•綠色綏化”全國40家重點網絡媒體聚焦綏化大型采訪活動走進綏棱,感受泥土的清香融盡萬種風情,寫盡千年芳華。

純手工工藝。

純手工工藝。
18日上午,網媒記者來到綏棱陶藝博物館參觀考察,一件件精美的黑陶作品,令記者們很癡迷。綏棱制作黑陶歷史悠久。
跨越五千年,追尋黑陶發展的脈絡,給人欣喜,讓人感動。有著四千多年悠久文化的古老黑陶,新時器時代黃河中游原始文化的代表作終於在1928年山東章丘縣龍山鎮破土而出,整個考古界為之嘩然。

記者體驗黑陶雕刻。

拍下黑土藝術。
寇化林,中國現代黑陶創始人,清末民初從山東逃荒到綏棱,秉承家傳,重操舊業,建立了綏棱第一家民間土陶作坊,秉承龍山文化衣缽,經過近40年的嘔心歷血,苦心鑽研,成功攻破技術難關---"熏煙滲透碳"技術,從而鑄就了綏棱黑陶神秘、凝重、古朴、清新、淡雅的品質,最終達到"黑如漆、明如鏡、硬如瓷、聲如磬"的境界,將世人所謂的龍山文化早已斷脈的說法攻破。
經過艱辛的探索,汗水的澆鑄,綏棱大地開出了陶花,他們走進了人民大會堂,走進了廣交會,走出了國門,寫進了《二十一世紀中小學素質教育文庫》,入選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贏得了周總理"黃土能成金,何樂而不為"的贊譽,被文化部賦予"中國現代黑陶第一窯"的美譽。綏棱黑陶也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景德鎮瓷器、宜興陶器、銅官陶器等23種著名瓷器並駕齊驅,成為聞名於世的文化品牌。
品牌是無形的資產,藝術是文化的內涵,工藝纔是長勝的法寶,綏棱因黑陶而聞名。綏棱新一屆縣委、縣政府把拯救民族文化、發展黑陶產業作為一項產業緊緊抓在手上,力爭五年內,黑陶企業發展到20家,打造中國現代黑陶藝術品之鄉。通過給政策、給待遇,通過宣傳、引導、扶持,老藝人紛紛回鄉。目前,已成立了綏棱黑陶產業辦公室、綏棱黑陶藝術研究所、綏棱黑陶文化藝術協會,建立了綏棱黑陶網,使綏棱黑陶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手工雕刻。

與黑雕合個影。
綏棱黑陶的工藝,采用純手工技藝,融合剪紙、木雕、刺繡等民間工藝,原料采自綏棱地表粘和度極強的黃土,將透雕、刻花、壓淺、戳花等方法結合起來,所生產出來的黑陶藝術品造型新穎而迥異、顏色純正而凝重、風格多變而不俗,在秉承數千年龍山文化的基礎上,始終遵循藝術與實用、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追求古朴自然,大膽創造。目前,綏棱黑陶已達十大系列100多個品種。
幾十年來,綏棱黑陶如今,已呈現出千姿百態、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已經成為了黑龍江陶藝的一個產業、一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