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我省警方偵破首起組裝售賣『偽基站』案 兩天發詐騙短信26萬條
2016-08-22 07:13: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繼濱 劉雪晴 米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8月22日訊 “95589”“10086”,銀行及通信公司官方客服電話發來的“扣費”“中獎”“修改密碼”“兌換積分”等短信,竟然是違法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發送的詐騙信息。就是這樣逼真的“身份偽裝”讓很多手機用戶信以為真,被不法分子騙取了大量錢財。

  非法制售警方偵破跨省“偽基站”詐騙案

  近一階段,哈爾濱市公安機關接到多起利用“偽基站”設備發送短信進行詐騙的報案。哈爾濱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循線追蹤,經過連續15天的奮戰,抓獲了藏匿於秦皇島市的犯罪嫌疑人尹某威、孫某二人,繳獲“偽基站”設備兩部、尚未組裝的“偽基站”設備散件130餘件及作案汽車兩臺。經初審,尹某威與孫某自2013年起就開始組裝“偽基站”設備,並通過為他人群發詐騙短信謀利。二人先後組裝“偽基站”設備10餘部,分別賣至北京、濰坊、沈陽、長春等地。今年2月,尹某威又購買了一輛轎車,利用安裝在車上的“偽基站”設備,駕車分別在石家莊、連雲港、上海、哈爾濱等地跨省沿途發送“辦理提高信用卡額度”等詐騙短信,嚴重擾亂了公共通信秩序。

  據警方介紹,尹某威和孫某在不同省市非法購買“偽基站”所需的元件及主板,組裝“偽基站”出售。同時,尹某威、孫某二人還受僱於不同的上家,以每天300至500元的費用,為不同上家發送辦證、制假、詐騙等手機短信息。期間,僅兩天時間,二人就發送詐騙等各類信息26萬餘條。目前,警方正在進一步調查案件情況,核對被害人信息。

  手機木馬銀行卡瞬間被異地盜刷

  家住哈市道裡區的被害人沈先生收到銀行短信提示,其名下一張信用卡自3月20日起多次被盜刷,損失金額高達26萬餘元。從未產生過信用卡交易的沈先生立即報案,纔得知自己已被植入手機的木馬“絆倒”了。原來,沈先生曾收到過一個帶有鏈接的短信,不明就裡的他點擊後手機即被植入了木馬病毒。不但其手機內銀行卡信息被盜,連銀行的短信驗證碼也被截獲,犯罪嫌疑人利用被害人的身份在多個第三方支付平臺注冊賬號,通過購買理財產品的方式騙走大量錢款。接警後,哈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網安支隊組成的專案組通過合並梳理,逐步摸清了實施犯罪的作案手段及流程:這是一個典型的利用手機短信植入木馬病毒來竊取被害人銀行卡內資金的犯罪團伙。隨即,專案組趕赴該案的源頭——廣西省賓陽縣開展工作,抓獲了潘某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提示人員密集地易收到詐騙短信

  辦案民警介紹,目前的“偽基站”設備通過車載或人體背負的方式就可攜帶,流動性很強,所以,人群密集的火車站、汽車站、機場、商業中心等繁華地段是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首選區域。公安機關提示:如手機信號突然被屏蔽不能正常通訊,卻能接收短信時一定要格外小心,因為接收到的很可能是“偽基站”推送的詐騙信息。它們披上公眾客服的外衣,如10086、95580,內容為兌換積分、扣取年費、代辦信用卡、手機銀行昇級、網上銀行修改密碼等等,信息中往往含有虛假網站和木馬鏈接。而嵌入木馬鏈接的詐騙短信更加可怕,一旦點擊鏈接,被種下的木馬病毒不但竊取手機裡存儲的銀行卡、密碼等信息,甚至可以復制手機通訊錄,利用該手機號向通訊錄好友發送新的詐騙短信、木馬鏈接,使更多人受害。

  如收到上述短信,其中任何陌生的鏈接都不要輕易打開,以免被誘導進入釣魚網站;仔細核對登錄網站的域名,一般釣魚網站和官網網址只有一兩個字母不同;即使登錄短信發來的網址鏈接,也不要輕易輸入銀行卡號、登錄密碼、身份證號碼、姓名、手機號碼等信息;更不要隨意撥打對方提供的所謂的諮詢電話,應直接到相關部門或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核查;對於陌生號碼發來的此類短信不要理會,即使是常見的官方服務號碼或好友號碼發來的短信,也要對內容進行核對鑒別;日常生活中各項消費活動時要保密個人信息,不隨意向陌生人透露。警方提示,手機用戶接到陌生電話時,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中獎或自稱公檢法機構的,立即掛掉;微信、QQ中陌生人發來鏈接時,立即刪除;不常用號段開頭的電話一律不接,就可最大程度上避免落入騙子的種種圈套。

責任編輯:王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