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2日訊:
市教育局采取系列新舉措全面優化發展環境
全面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依法支持社會力量辦學,大力實施家庭教育援助計劃,加大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為了全面優化發展環境,為全市教育事業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今年,市教育局在優化發展環境上持續發力,通過一系列舉措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發展環境。
強化措施促進教育公平
為了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市教育局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相關政策,把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納入城市義務教育范疇,真正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讓其享受與入學地學生接受教育和昇學同等政策,切實解除進城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懮。
同時,『今年,我們構築了從學前到大學的貧困家庭孩子救助機制,用行動實現「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莊嚴承諾。2016年全年,計劃發放各類助學金2000萬元,全力資助1.1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助力學業夢想。』市教育局副局長宋廣清說。
市教育局還通過規范辦學行為,嚴格規范作息時間,嚴格禁止在職教師違規補課和收受學生家長禮品、禮金,嚴格學籍管理,嚴格執行『陽光招生』和『陽光分班』等政策,確保教育公平。同時,嚴格執行國家教育收費政策,嚴格收費審批權限,建立健全社會監督員監督舉報制度,全面優化發展環境。
落實政策優化教育格局
『在審批環節上,我們制訂了《一次性告知單》制度,將民辦學校審批的材料一次性告知申辦者。同時,我們進一步壓縮審核時間,做到「即時審核」,在申辦者提供的材料齊全的條件下,我們承諾,學歷教育學校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文化培訓類學校在3個工作日內辦結。尤其是在審批要件上,對於資產來源證明這一項,我們不再要求申辦者提供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市教育局執法監督科科長呂國業說。
此外,市教育局認真籌辦寒暑假中小學生體育、藝術類免費公益培訓班,充分發揮招生考試對素質教育實施的導向作用,全面實施好初中音樂、美術學業水平考試,逐步提高體育、音樂、美術學科在初中畢業昇學中的成績權重。
為了進一步優化教育格局,市教育局還通過雨露計劃培訓、實用技術到村培訓、『互聯網+培訓』和殘疾人就業培訓等多種途徑,加強農村貧困家庭新增勞動力適應就業需求的培訓。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發揮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技能培訓等功能,全面加強社區教育,廣泛開展面向職工繼續教育、就業再就業培訓和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勞動力轉移、實用技術培訓等培訓6.5萬人次。
堅持創新提昇教育品質
實施《牡丹江市互聯網+基礎教育雲平臺三年行動計劃》是牡丹江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舉措。市教育局下大力氣,全面完成了『三通兩平臺』建設,錄制了『名師精品課堂』,推進微課、慕課及創意課堂建設,搭建了覆蓋全學科、全學段的教育教學資源免費提供給中小學生在線學習使用的平臺,全面促進了牡丹江教育信息化提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為了進一步提昇教育品質,市教育局大力實施了家庭教育援助計劃,在中小學中舉辦家長學校比例達到100%。同時,積極舉辦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大力幫助家長做好有效的銜接教育。此外,市教育局還面向家長開辦了『公益大講堂』,開展家庭教育方法宣傳,通過開設『名師面對面』欄目,進行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進一步拓寬了全市學生及家長的視野。
切實抓好學校安全與穩定工作,加大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加強交通秩序疏導與管控,發揮市校車安全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市教育局通過全方位的舉措,切實為全市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為進一步提昇全市教育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