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紅色信封式外觀、內設時光長廊、展示百餘封書信……逛文博會B館品『龍江家書』情韻
2016-08-23 11:02:16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雪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8月23日訊 每年8月,是龍江一年一度的文博盛會。今年,第十一屆“龍江文博會”將於本月25日至29日,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A、B、C館及陽光大廳隆重啟幕。據悉,此次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所設立的“龍江家書”展區,設立在了極富文化底蘊與藝術氣息的B展館內。

  “龍江家書”展區,從外觀看,猶如一封碩大的紅色信封。其內部分為“紅色家書”、“名人家書”及“知青家書”三部分,將分別展出烈士趙一曼的家書、書法家鄧散木的家書等。參觀者可以通過閱讀牆上的背景資料,了解這些書信背後的故事。此外,活動現場,還將有知名書畫家題字作畫,古琴家傾情彈奏等。在如此清雅的環境中,感受濃濃的文化氣息,想來也是別有一番情韻呢。

  徜徉“時光長廊”撫觸百餘封家書實物

  紅彤彤的四面“信封牆”,將“龍江家書”展區,包裹得極具“中國情”。徜徉在展區的時光長廊中,看著百餘封家書的實物、老信封、展板與書法手札交相輝映,仿佛令人一下子回到了上個世紀。筆墨流香,歲月靜好……

  家書是家庭文化、家風傳承的一個重要載體。對此,《黑龍江日報》精心策劃打造“龍江家書”欄目。目前已征集抗戰家書、抗聯家書、烈士家書、名人家書、知青家書、教子家書等各類家書數百封,並通過專版專欄的刊發、制作展會展板等形式集中展示,並成為了集團對外形象展示的獨有品牌。

  想更深入地了解1936年趙一曼給兒子寫信的背景與內容嗎?想知道鄧散木叮囑女兒臨帖三點注意事項嗎?想感受知青上山下鄉時的生活狀態嗎?展會期間,在“龍江家書”展區,或許您就會有所收獲!

  設書畫展臺、古琴及茶藝表演現場感受文化與時尚的交織

  在“龍江家書”展區內,還將設立書畫展臺。屆時,知名書法家、省書協理事於洪波,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王顯君,多棲藝術家李永江等10餘位知名書畫家,會現場揮毫潑墨,書寫家書、對聯及名家詩句,並與參觀者切磋交流,帶來一場彌漫著筆墨紙硯氛圍的文化體驗。

  而在紅色信封背景牆前,古琴與茶藝的表演,更是成為一道亮麗而獨特的風景。著名古琴家張金橋夫婦,將演奏傳統大操《瀟湘水雲》、《廣陵散》及現代琴曲《梅園吟》等多首古琴名曲。據悉,張金橋自幼隨父親學習笛子、蕭、塤的制作及演奏,並多次在器樂大賽中獲獎。1997年,他拜在廣陵派第十一代古琴大師梅曰強門下,成為梅曰強在東北的唯一弟子。與古琴演奏同步進行的,還有茶藝表演。聽著悠揚的琴聲,品味著濃郁的茶香,想必定會讓您流連忘返。

責任編輯:王輝

【專題】第十一屆黑龍江省文博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