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銀線爍爍黨旗紅——國家電網黑龍江電力共產黨員服務隊踐行『兩學一做』側記
2016-08-24 17:28:53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4日訊 “我志願加入共產黨員服務隊,牢記黨的宗旨,弘揚企業精神,遵守服務要求,勇擔社會責任,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為黨旗增輝,為社會作出應有貢獻!”提起供電服務,龍江百姓自然而然會想到一個響當當的“品牌”——國家電網黑龍江電力共產黨員服務隊。十餘年間,這支遍布龍江大地城鎮鄉間的服務隊伍,牢記宗旨,心系群眾,傾力為廣大客戶處理各類用電難題,早已成為黨聯系群眾的“連心橋”、百姓心中最閃耀的“星”。

  今年以來,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將黨員服務隊建設作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通過廣泛開展“三亮三比三評”、“十二走進”等特色活動,積極融入改善民生、優化發展環境、服務產業項目、推進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熱潮中。公司所屬196支黨員服務隊開展便民、利民服務達39825件(次),努力讓“黨旗因服務更加鮮紅,城市因服務更加美麗,客戶因服務更加幸福,黨員因服務更加可親”。一曲曲踐行“兩學一做”、服務地方發展的動人旋律正響徹在龍江大地。

  “用電有難處?找‘慶長’服務隊!”

  穿梭於大街小巷,奔波於田間地頭,他們給千家萬戶帶來光明,他們讓人們相信——雷鋒,從未遠離。在20多年的志願服務中,國網黑龍江(李慶長)共產黨員服務隊由一個人的愛心服務,演變成一個近400人、覆蓋城鄉、聞名全國的社會公益團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隊員們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不斷昇華,秉承“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在日復一日平凡的工作中不斷密切著供電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

  入夏以來,哈爾濱市的降雨量幾度刷新記錄。一天清晨,報修電話急促響起:“李慶長服務隊嗎?我家空氣開關突然跳了,插座一插就冒火星兒,就老母親在家,挺害怕的!”副隊長梅宏剛立即組織隊員冒雨趕往撫順街地德裡小區客戶高玉家。這個小區建設時間久遠,物業部門根本沒有電線施工圖紙,這為故障查找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隊員們將分線盒拆開,反復排查,發現是客戶家住頂層,雨水滲入牆內導致線路短路。由於分線盒在角落裡,他們仰著頭、彎著腿、蜷著身、貼著地,用萬用表比對查找,重新接線,經過兩個小時的苦戰終於排除了全部故障,並對其他用電危險點進行了安全處理。“都忙活一上午了,看把你們累的!外面這麼大雨,一定在阿姨家吃飯!”高玉的老母親拉住梅宏剛的手一再挽留。“阿姨,這都是我們分內的事,您別客氣!這麼大雨,客戶求助多,我們得趕緊回去。有事您就打電話找‘慶長’服務隊!一准兒來!”匆忙道別後,梅宏剛和隊員們又趕往下一戶報修居民家中。

  家住道裡區安德小區的孫慶花大娘不久前將一面題有“光明使者,造福於民”的錦旗送到哈爾濱供電公司新陽路營業廳。前幾天,營業廳員工董晨陽發現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大娘站在門口不住張望,眼神非常焦急,他將老人請進屋裡來詢問究竟。“家裡兩天沒有電了,俺不知道該找誰啊。”大娘叫孫慶花,今年82歲,子女常年在外地,她跟90歲的老伴相依為命。前天家中突然斷電,小區又被物業棄管,大娘萬般無奈來營業廳求助。董晨陽馬上找到服務隊隊員何子健和羅綺,驅車趕往孫大娘家查找故障。兩人順著進戶線摸索反復排查,終於在臥室一角找到了斷線位置。“大娘,您現在用的是鋁絞線,家裡電器多、負荷大,空氣開關已經燒壞了。”考慮到兩位老人行動不便,兩人自掏腰包給老人買了銅線和空氣開關,排除了故障。臨走前,何子健特意在紙上一筆一劃地寫下了手機號:“大娘,再有啥難處,直接找我!”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期間,隊員們積極開展“三亮三比”活動,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大力展示電力職工愛崗敬業、一心為民的優秀品質和良好形象,再次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截至目前,國家電網黑龍江電力(李慶長)共產黨員服務隊共受理各類求助電話88056個,為客戶提供現場服務12991次,受益人達到357900人次,電話接聽率、現場滿意率均為100%。

  “服務經濟發展,黨員作先鋒!”

  “兩學一做”,關鍵在做。在全省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加快經濟社會轉型的洪流中,公司各級黨組織陣地前移,各支黨員服務隊將急難險重的電網建設現場作為“主戰場”,真正做到“哪裡有鐵塔銀線、哪裡有電力搶修,哪裡就有服務隊員的身影”。

  為全面實施大項目拉動和品牌帶動戰略,齊齊哈爾市在城市建設中突出開發旅游功能,2016年開工建設黑龍江西部和蒙東地區唯一的大型水上主題游樂園——奧悅水世界,計劃7月投運。齊齊哈爾供電公司按照“快速響應、內轉高效”的原則,全力開闢綠色通道,將辦電時間縮短近一個月,新建一座10千伏變電站兼開閉所供電,並超常規加快上一級電源110千伏新光變電站工程建設及投運工作。各施工單位各司其責,務期必成,一場“助招商昇級、保項目供電、促經濟發展”的“大會戰”在這個夏天迅速打響。

  為搶抓工期,國網黑龍江電力(齊齊哈爾)黨員服務隊主動請纓,順利完成4臺變壓器、14面高壓櫃及18面低壓櫃的安裝任務,從卸車到安裝調試完畢,這項原需20天完成的工作僅僅用了8天時間。工程施工穿越多個小區,跨越主要街路達6處,同時,地下排水、排污、供暖等各種管線復雜,給電纜敷設帶來的困難前所未有。為不誤工期,隊員們一方面主動溝通相關部門,摸清現場埋設管道情況;一方面馬不停蹄地組織施工。他們同時啟動4臺頂管機械,24小時不間斷施工,大家每天都要連續工作十三、四個小時。進入6月,連續的暴雨又給施工出了“難題”,隊員們用抽水機24小時抽取電纜溝的雨水和淤泥,科學安排晴天、雨天的施工計劃,終於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近3公裡的電纜敷設任務,為6月末變電站投運搶佔了有力先機。

  6月24日,110千伏新光變電站輸變電工程順利竣工投運,極大地滿足了以奧悅旅游綜合開發項目為龍頭的多個產業園區和相關項目的負荷需求,為鶴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提供了堅實的動力保證。

  “農民兄弟的事,就是咱的事!”

  國網黑龍江電力的各支共產黨員服務隊緊緊圍繞“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的發展目標,讓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惠農、助農第一線。

  “中國綠色米都”建三江管理局擁有耕地面積1100萬畝,其中水稻面積1000萬畝,是我國最大的粳稻米種植區,年產糧食132億斤。4月的一個傍晚,七星供電局接到農場電話,二十九隊水稻育苗基地的1.6萬千克稻種已播到育秧棚裡,但育苗基地沒有電源無法對苗床進行澆灌,芽種面臨著全部枯死的危險。次日一大早,匯報相關領導後,國網黑龍江電力(建三江)共產黨員服務隊火速趕往育苗基地,冒雨施工兩個多小時,完成了變壓器安裝任務。看到育苗基地的電動機轉動起來,清澈的地下水噴淋到乾旱的苗床上,農戶們臉上的愁雲散去,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全國畜牧大縣——杜爾伯特縣近年來致力於轉型昇級,實施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和產業化發展,累計建設500頭規模牧場達73處。國網黑龍江電力(大慶)共產黨員服務隊精心組織,全力做好牧場機械化榨乳、冷卻保鮮等技術的保供電工作,同時加強牧業小區安全用電隱患排查整治,對供電線路、設備和臺區認真巡視消缺,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內蒙古伊利集團投資1.7億在該縣建設了全群5000頭奶牛規模現代牧業科技示范園區,黨員服務隊在供電設施配套建設過程中,每個環節都確定專人“點對點”服務,提供現場技術指導,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評價。

  真情凝聚,黨旗正紅。國網黑龍江電力共產黨員服務隊用真誠的服務和無私的奉獻,點亮了百姓心中的明燈,凝聚起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越艱難,越彰顯先鋒本色;越險阻,越勇於履責擔當。這支無畏的電力“鐵軍”,用實際行動在“兩學一做”中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